英国国家美术馆中的布面油画:简格雷女士
读历史,往往令人心生悲悯。当回忆的涟漪泛起,那些历史的画面便跃然纸上,其中充满了残酷与哀伤。正如那幅画作《简格雷女士的死刑》,场景惨烈,令人不忍直视。
这幅布面油画描绘的是英国历史上首位女王简格雷的悲惨命运。仅仅在位九日,她便被推上了断头台。蒙住双眼的格雷在神父的引导下,摸索着走向死亡。画面中的她身着洁白无瑕的丝质长裙,无助的侍女在一旁哭泣,而她却平静地面对即将到来的命运。
简格雷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一位坚定的信教徒。她热爱读书,对知识的渴望超越了一切。命运却如此不公,将她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她从未想过成为王后,也对此毫无兴趣,却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这幅画作的背景是一段复杂的历史故事。按照亨利八世的遗嘱,简格雷本不该成为女王,也不会遭受如此残酷的劫难。政治斗争的残酷现实却让她身处险境。权臣诺森伯兰公爵为了自己的权利,安排简格雷与自己的儿子结婚,新教势力则与议会合作拟定继承案,将其他继承人排除在外。
历史的转折总是令人叹息。玛丽即著名的“血腥玛丽”,曾下令烧死300位新教徒,她的强大势力使得简格雷无法抵挡。随着爱德华六世去世,玛丽成功夺回王位,简格雷和她的丈夫被囚禁在伦敦塔中。
简格雷的父亲为了救女儿,领导新教徒发动叛变,这却使得简格雷陷入了绝境。她被指控以女王的名义签署了一系列文件,被判死刑。在行刑前,她表现出了惊人的平静,背诵圣经诗篇,并宽恕了行刑的刽子手。
这幅画作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残酷现实,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在面临死亡时,简格雷表现出了坚定的信仰和无比的勇气。她的故事令人动容,令人深思。
历史的残酷现实总是令人心痛,但历史也告诉我们,在困境中坚持信仰和勇气,才能赢得真正的尊严和尊重。简格雷女士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她曾带着一抹不安询问:“你能在我未躺下之时,将我头颅斩下吗?”刽子手的回答是不能。于是,简格雷蒙上了双眼,如同那古老的画作上所描绘的一般。她并未能如预想般摸索到正确的躺卧之地,迷茫和恐惧让她呼喊:“我在何方?我又该如何做?”
就如同那些古典画作所诠释的,神父最终为她指引了安息之地。在她临终的话语中,她表达了对神父的感激:“通过你的手,我的灵魂得以受恩宠。”
关于刽子手的工具
如今,那把斩首简格雷的长斧仍然静静陈列在伦敦塔中。画中的红衣刽子手,他的失败率并不低。例如后来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那斩首的一刀砍在了后脑勺上,第三刀才成功割下女王的头颅。他的腰间还挂着一柄,以备不时之需,用以割下简格雷的头颅。而那绳索则是用来束缚住这个柔弱女子的手臂。
展览馆中的《简格雷女士的死刑》画作
这幅惊心动魄的作品由法国学院派艺术家保罗德拉罗什在1833年绘制。它真实地再现了简格雷处死的全过程,完整地呈现了那个令人心碎的时刻。这幅画在1902年被藏家切勒斯莫尔爵士捐赠给英国,现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画廊。
德拉罗什用他独特的画笔,穿越时空的界限,捕捉到了那一瞬间的悲欢离合。他用自己的艺术诠释了历史的悲惨与不幸,使得那些干瘪的文字重新焕发出生动的形象。每一个观看这幅画的人都能深深地感受到身处大历史中的不幸与悲愁。这正是历史画这一题材的灵魂所在。
还有历经沧桑的伦敦塔以及塔内的斩首刑具,都见证了那段残酷的历史。伦敦塔不仅是一座堡垒,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在这里,无数人的命运被决定,无数的故事被传颂。而简格雷的故事,无疑是其中最令人扼腕叹息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