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癫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儿童癫痫的早期症状与成人有所不同,其病因多与遗传、怀孕及生育时的脑部状况以及出生后的营养供应有关。儿童癫痫的早期症状包括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部分性发作表现为意识多不丧失,可根据癫痫起源的脑区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运动症状、感觉症状等。复杂部分性发作则会出现意识障碍、感知觉障碍等。而全身性发作则常有意识障碍,表现为强直-阵挛性发作、肌阵挛发作等。在婴儿期,癫痫的症状可能表现为反应性降低、自动症等。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治疗儿童癫痫。
扩展阅读:
如何预防儿童癫痫的发作?",
核心提示:儿童癫痫的早期症状以及独特病因。跟青少年和成人相比,儿童癫痫的病因多与遗传、怀孕及生育时的脑部状况以及出生后的营养供应有关。儿童癫痫的早期症状包括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儿童癫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儿童癫痫的早期症状:1. 部分性发作:部分性发作是儿童癫痫的一种常见类型。发作时,脑电图异常放电限局在脑的某一部位或从某一局部开始。如果发作时不伴意识障碍,就称为简单部分性发作;伴有意识障碍的则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这些部分性发作也有可能泛化为全身性发作。(1)简单部分性发作:这是儿童癫痫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发作初期,孩子的意识大多不会丧失。症状可以根据癫痫起源的脑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包括运动症状(如限局性运动症状、Jackson发作等)、感觉症状(如躯体感觉异常、特殊感觉异常等)以及自主神经症状(如胃部症状、潮红、苍白等)。(2)复杂部分性发作:这种发作类型有意识障碍、发作性感知觉障碍、梦游状态等特征。常常会出现自动症,即意识障碍下的不自主动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可以从单纯部分性发作开始,随后出现意识障碍。2. 全身性发作:全身性发作通常伴有意识障碍。表现为强直-阵挛性发作、肌阵挛发作等。(1)强直-阵挛性发作:发作时,孩子会突然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全身肌肉强直或阵挛收缩。有时表现为轴性强直或球样强直发作。(2)肌阵挛发作:表现为某个或某组肌肉或肌群的快速有力收缩,抽动后肢体或躯干立即恢复原来的姿势。(3)失张力发作:表现为突然的肌张力减低或丧失,导致孩子无法维持原来的姿势,可能会突然跌倒。了解儿童癫痫的早期症状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如果您担心孩子可能患有癫痫,请尽快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扩展阅读:如何预防儿童癫痫的发作?儿童癫痫的早期症状表现有哪些?儿童癫痫如何检查出来?作为家长,如果您的孩子有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要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避免诱发因素,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n",儿童癫痫是一种与遗传、怀孕及生育时的脑部状况以及出生后的营养供应有关的疾病。其早期症状包括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部分性发作表现为意识多不丧失,可根据癫痫起源的脑区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运动症状、感觉症状等。复杂部分性发作则会出现意识障碍、感知觉障碍等。全身性发作则常有意识障碍,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发作,如强直-阵挛性发作、肌阵挛发作等。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癫痫,我们建议家长关注相关扩展阅读,了解如何预防儿童癫痫发作以及如何通过检查确诊癫痫。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治疗和建议,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病情。除此之外,日常的护理和注意事项也非常重要,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状况,避免诱发因素,以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
癫痫综合征:独特的小儿疾病篇章
在孩童的纯真世界中,癫痫综合征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出现,其分类繁多,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病因和症状。让我们一一揭开这些神秘的面纱。
我们遇见的是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往往伴随着家族惊厥史。基因主要定位于20q13.2和少数8q染色体上。新生儿在足月出生后,一切都看似正常,但在接下来的几天内,疾病悄然降临。以阵挛为主要形式的惊厥可能会表现为某一肢体或面部抽动,也可能发展为全身阵挛。偶尔会有呼吸暂停的现象,发作频繁但持续时间较短。尽管病史和体格检查无法揭示病因,但脑电图却可能捕捉到一些异常信号。生化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均显示正常。有约10%至14%的小儿可能转化为其他类型的癫痫。
紧接着,我们遇到了良性新生儿惊厥。这是一种遗传特征不明显的疾病,90%的病例在出生后几天内发病,其中生后第五天最为常见,因此也被称为“五日风”。男孩的发病率略高于女孩。尽管病因尚不清楚,且没有代谢异常表现,但惊厥通常表现为阵挛发作,有时会伴随呼吸暂停。脑电图在发作间期可能检测到尖型θ波。幸运的是,大多数病例的预后良好,惊厥通常在数周内停止,不再复发,精神运动发育也能保持正常。
接下来是大田原综合征,一种在生后三个月内发病的癫痫性脑病。主要表现为强直痉挛发作,单个或成串出现,有时伴有面肌或半侧抽动。脑电图显示“暴发-抑制”的特征性改变。脑部结构异常如脑畸形、发育异常等可以通过CT和磁共振检查发现。尽管部分病例使用ACTH有效,但大多数病例仍然面临智力低下和体格发育障碍的风险,甚至可能需要早期治疗。
早期肌阵挛脑病也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情况。可能与遗传代谢障碍有关,但没有明显的神经影像学异常。家庭常有类似病例出现,主要表现为频繁的游走性肌阵挛发作和部分性发作。脑电图也呈现“暴发-抑制”状态,但与大田原综合征不同的是,本病的暴发-抑制图形在睡眠时更为明显。本病的预后不良,抗癫痫药及ACTH效果均不明显,多数病例可能早期死亡。
婴儿痉挛是另一种常见的严重癫痫综合征。其发作形式特殊,为一连串的强直痉挛,包括屈曲型和伸展型以及混合型。脑电图显示“高度失律”,常合并严重的智力倒退或运动发育落后。多数病儿会转变为其他形式的发作,特别以Lennox-Gastaut综合征最为多见。
癫痫中的肌阵挛-站立不能发作:这种病症在94%的情况下,会在5岁以内的儿童中发作,其中3至4岁的儿童最为常见。男孩子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子。肌阵挛主要表现为轴性发作,如点头、弯腰、两臂上举等动作,常常导致跌倒,使孩子无法站立。它被称为肌阵挛-站立不能发作。在发作期间或发作间歇期,脑电图可见不规则棘慢波或多棘慢波,背景波则正常。大多数孩子经过治疗,效果良好。
另一种常见的小儿良性癫痫,称为具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这是小儿癫痫中较为常见的类型,约占10%至20%。大多在5至10岁之间发病,其中9至10岁为高峰。本病与遗传有关,往往有癫痫家族史。发作通常在入睡后不久或清醒前后发生,表现为口咽部感觉异常及运动性发作,随后出现半侧面部肌肉抽搐及同侧上下肢抽动,有时可发展为全身性抽动。大约三分之一的病例仅有一次发作,另有三分之一的病例发作频繁。本病的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均正常,神经影像学检查也无异常。大多数孩子的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但在中央区或中央颞区出现棘波或尖波。异常放电在入睡后会增加,对于疑似此症的患儿,如果清醒时的脑电图正常,应做睡眠脑电图以明确诊断。本病的预后良好,青春期后大多会停止发作,对药物的反应也良好。
具有枕区放电的小儿癫痫则多见于4至8岁的儿童,男孩略多于女孩。发作可在清醒或入睡时进行,表现为半侧阵挛发作或扩展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在惊厥前,部分孩子会出现视觉症状,如视力丧失、视野出现暗点、幻视等。每三个发作后就有一个孩子会出现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脑电图在发作间期会有异常放电表现。部分孩子只有在入睡后脑电图才会出现变化,因此部分病例应做睡眠脑电图以明确诊断。
获得性失语性癫痫也被称为Landau-Kleffner综合征。此病症在4至7岁的儿童中最为常见,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发病前孩子的语言功能正常,但失语表现为能听见声音却不能理解语言含义,并逐渐发展为语言表达障碍。大约一半的孩子首发症状是失语,另一半则表现为惊厥或行为异常。脑电图背景波正常,但会有阵发性高幅棘波、尖波或棘慢波。治疗除了常规抗癫痫药物外,还可以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并进行语言训练。本病的预后表现不一,大多数能控制惊厥发作,但语言恢复困难,尤其对于发病年龄较小的孩子。
小儿失神癫痫则是一种非惊厥性的癫痫发作,常见于4至8岁的孩子,高峰发病年龄为6至7岁。失神发作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但不跌倒,两眼凝视前方,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持续数秒至1分钟左右后意识恢复。失神如未能控制或停药过早,有可能合并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脑电图表现为双侧对称的弥漫性高波幅棘慢波。还有少年失神癫痫和少年肌阵挛癫痫等类型。这些病症都有各自的发病年龄、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疑似癫痫的患儿,应及时进行脑电图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种严重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或反复发作且意识无法恢复。其可能的原因包括脑外伤、颅内占位性病变等,而睡眠剥夺、药物使用不当等也是常见诱因。癫痫持续状态可分为全身性惊厥性痫持续状态、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和睡眠慢波相的持续棘-慢波状态。其中,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意识模糊、精神错乱及行为改变,容易误诊。
癫痫的完整诊断不仅需结合临床和EEG特征确诊是否为癫痫及癫痫类型,还需通过各种实验室或神经影像学检查明确癫痫病因,并对患儿神经系统功能进行评价。诊断过程中,详细询问病史、临床表现及发作特征至关重要。
EEG检查在癫痫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各种阵发性活动如尖波、棘波等可帮助诊断。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有助于寻找癫痫病因。对神经系统功能评价也不可忽视,包括发育商及智商评估、心理及行为认知问题的发现、言语障碍的评估以及感知障碍的检查。
有问必答网专家提醒:儿童癫痫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发作性神经功能障碍,同时伴有脑电图的改变。家长如发现孩子有以上症状,应立即就医。癫痫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减少其对孩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