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定义、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大全

生活常识 2025-03-31 22:14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破伤风:无声的暗流,探寻其真面目与防治之道

破伤风,这一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仿佛潜伏在我们生活中的阴影里,无声无息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它是一种与创伤紧密相连的特异性感染,各种类型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其入侵的门户。尤其那些开放性骨折、生锈的伤口、深层的刺伤,甚至火器造成的创伤,都更容易受到破伤风梭菌的侵袭。就连儿童的稚嫩手脚,也常因刺伤而遭遇此菌的侵扰。若以土壤、香灰、柴灰等土法处理伤口,更可能助长此菌的繁衍。除此之外,不洁条件下的分娩、人工流产,甚至中耳炎、压疮、拔牙等手术也可能引发此症。更令人担忧的是,者因不洁注射而感染此病的趋势日益上升。

致病菌破伤风梭菌,是一种绝对厌氧菌,它在革兰染色后呈现阳性。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土壤中,以芽胞状态分布。它具有极强的环境抵抗力,即使煮沸15~90分钟也难以将其彻底消灭。在创伤过程中,风梭菌会深入污染深层组织,如果伤口环境缺氧、有坏死组织、血块充塞等,就形成了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

从破伤风梭菌感染到发病,有一个潜伏期。这个潜伏期与伤口部位、感染程度以及身体免疫状态有关。大多数患者在受伤后的2周内发病,但也有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年的潜伏期。潜伏期越短,病情往往越严重。新生儿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为脐带断裂后的5~7天。在去除体内多年的异物后,也可能出现破伤风症状。

前驱症状起病较慢的患者,在发病前可能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等症状。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神经系统的脱抑制,包括肌肉强直和肌肉痉挛。首先受影响的通常是咀嚼肌,然后是面部表情肌、颈部、背部、腹部和四肢肌肉,最后是隔膜肌肉。肌肉强直表现为张口困难、牙齿紧闭、腹肌坚硬如板、颈部强直、头向后仰等症状。在此基础上,会出现阵发性肌肉痉挛,相应的症状包括皱眉、口角下缩、咧嘴笑(面部肌肉痉挛);喉咙堵塞、吞咽困难、窒息(咽部肌肉痉挛);呼吸困难、发绀、呼吸骤停(呼吸肌和隔膜痉挛)等。强烈的肌肉痉挛甚至可能导致肌肉断裂或骨折。

自主神经症状也可能出现,如血压波动明显、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周围血管收缩、出汗等,这些都是由毒素影响交感神经引起的。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破伤风,如局限性破伤风,表现为创伤部位或面部咬肌的强直性和痉挛。

破伤风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是否有创伤史,不需要常规的厌氧培养和细菌学证据。对于疑似破伤风的症状,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面对创伤,无论大小深浅,我们都应提高警觉。当受伤后出现肌肉紧张、拉痛、张口困难、颈部硬化、反射亢进等症状时,破伤风的可能性不容忽视。即使伤口分泌物培养呈现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破伤风的诊断。对于疑似破伤风的患者,可以通过被动血凝分析法确定血清中的破伤风抗毒素抗体水平,若抗毒素滴定度超过0.01U/ml,则破伤风可以被排除。我们也应警惕其他可能导致肌痉挛的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脑炎等。

破伤风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肺不张、肺栓塞等,甚至可能引发继发性感染、心力衰竭等严重病症。对于此类疾病,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缓解痉挛、保持呼吸道畅通、预防并发症等。

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要彻底处理伤口,清除所有坏死组织和异物,局部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对于抗毒素的应用,其目标是中和游离毒素,因此必须在早期使用。如果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那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由于抗毒素的使用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因此必须进行皮内过敏试验。对于痉挛的控制以及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等方面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破伤风患者来说,营养支持至关重要。由于患者持续的阵发痉挛和出汗,每天消耗的热量和水分较多,因此需要重视营养补充和水电解质平衡的调整。预防破伤风比治疗更为重要。通过主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毒素,使人体产生抗体是预防破伤风的主要措施。被动免疫适用于伤口污染严重或清创不当的患者。常用的被动免疫制剂是破伤风抗毒血清(TAT),但在注射前需要进行过敏试验。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对于破伤风患者来说,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我们也应充分了解破伤风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上一篇:糖尿病能吃鱼油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