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生活常识 2025-03-30 09:19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主要包括内科治疗和药物治疗。由于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内科治疗的目的是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病情、减少复发,并预防并发症。目前无法治愈,治疗取决于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一、内科治疗

1. 一般治疗:由于该病与胃肠道营养密切相关,因此应给予易消化、纤维少、营养丰富的食物。急性发作期需进行果汁饮食,严重者需静脉营养治疗,使肠道得以休息。

二、药物治疗

1. 磺胺类:首选胃肠道不易吸收的磺胺类药物,其中柳氮磺吡啶效果最好。该药物通过肠道细菌分解为有效成分,对结肠壁组织有特殊的亲和力和抗炎作用。主要有两种制剂:一种含肠溶包膜,可使药物延迟释放;另一种为缓释剂型。近年来,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提倡局部药物治疗,如药物灌肠或栓剂,疗效较好且副作用降低。

2. 抗生素:用于继发感染,一般选择静脉药物以避免加重胃肠道症状。甲硝唑或替硝唑可抑制肠道厌氧菌,具有免疫抑制和白细胞趋化作用,可明显缓解急性和急性后重症状。

3. 糖皮质激素和促皮质素:适用于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急性发作或暴发性病例。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缓解中毒症状。暴发和严重发作期可静脉滴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后逐渐减少,以后可口服制剂维持。对于少数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或依赖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免疫调节剂。环孢素主要用于皮质激素治疗失败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时需谨慎评估风险和副作用。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时,两者的剂量应相应减少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康复并减少复发风险。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手段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是首要选择。除了传统的药物如色甘酸、维拉帕米、硝苯地平、中药小柏碱等,针对不同类型的溃疡性结肠炎,还有特定的治疗方案。

1. 溃疡性直肠炎的处理:

起始治疗:对于症状较轻、局限于直肠的病变,可以采用美沙拉秦栓剂,若栓剂不耐受,可改用口服药物如柳氮磺吡啶片。

维持治疗:长期使用美沙拉秦栓剂进行维持治疗,以减少复发。

2. 左半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初期,可使用美沙拉秦每晚灌肠剂。若症状未缓解,可考虑增加剂量或使用口服药物。

症状缓解后,逐渐减少药物使用,维持常用的治疗剂量。

3. 右半溃疡性结肠炎和全结肠炎的处理:

常用药物为柳氮磺吡啶或美沙拉秦,急性发作期可使用皮质类固醇灌肠。

症状缓解后,逐渐停止灌肠,减少口服药物剂量。若无效,可考虑使用泼尼松。

4. 严重或爆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处理:

对于这类患者,需住院观察并进行胃肠外营养,以便肠道休息。主要治疗药物为皮质类固醇,病情严重时需使用免疫抑制药。

静脉营养、皮质类固醇输注是核心治疗方法,同时可联合使用美沙拉秦灌肠或抗生素。

对于皮质类固醇无效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环孢素或粒细胞吸附疗法。粒细胞吸附疗法是一种血液过滤方法,可去除活化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以抑制炎症。

5. 慢性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处理:

常用药物包括柳氮磺吡啶、美沙拉秦等。当皮质类固醇无效时,可考虑使用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

这些药物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因此患者需要有耐心。

对于部分顽固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切除病变肠段达到根本性治愈的目的。但手术治疗适用于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20%\~30%的病例。手术适应症方面,针对内科治疗无效、长期持续或反复发作且患者营养状态较差、丧失劳动力,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结肠纤维瘢痕狭窄引起的梗阻或功能丧失导致的持续腹泻,以及可能发生癌变的情况等,均应考虑手术治疗。对于溃疡性结肠炎(UC)的暴发性发作或中毒性巨结肠在短时间(2~3天)内科治疗无效的情况,以及出现急性并发症如结肠穿孔或大量便血,肠外并发症特别是关节炎加重的患者,手术治疗也是重要的选择。

近十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和设备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腹腔镜和吻合器的广泛应用,手术治疗在理念和技术上都有了显著的更新。这不仅体现在手术方法的多样化,如回肠、结肠造口、结肠全切除等,更在于术后功能的改善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针对各种手术方法,我们应充分估计病情,明确病变范围,以合理选择。回肠结肠造口术主要用于治疗中毒性巨结肠等病情严重的病例,简单的回结肠造口术可以在病情好转后进行二期肠切除术。全结肠切除术和回直肠吻合术适用于直肠未发现病变的患者,操作简单且术后排便功能良好。但保留的直肠有复发甚至癌变的可能,因此术后需要密切随访。结直肠全切除术和回肠造口术是最彻底、最传统的手术,但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生活和精神负担。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良性直肠疾病的IPAA手术则通过保留肛门括约肌和自制排粪功能,实现了盆腔储存袋的建立,降低了排便次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于预后方面,我国的溃疡性结肠炎多为慢性复发性和慢性持续性。轻度疾病和缓解期的老年人预后良好,病变仅限于直肠的患者预后也相对较好。但对于60岁以上或20岁以下的人群,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常伴随并发症、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等,病变范围广则预后较差。伴有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预后并不受影响。当患者出现结肠穿孔或大出血时,其预后状况往往较差;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癌变率相对较高。总体而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手术方法的改进,患者的预后正在逐步改善。

上一篇:脑梗脑神经修复要多久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