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生活常识 2025-03-29 20:39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免疫缺陷病的诊断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评估过程。初步的临床观察和筛查试验,如体液免疫功能检查,为我们提供了初步的诊断线索。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检测和评价,以确认免疫缺陷的存在。对于临床表现提示免疫缺陷的患儿,我们应首先进行免疫水平过筛检查。若初步检查无异常,但临床上仍提示免疫低下,那么我们需要进一步进行免疫检测试验。体液免疫反应筛选检查常用单向免疫扩散法,通过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来评估体液免疫功能。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正常值因年龄和地区的差异而有所变化。在使用标准值时,应使用本地区的,最好是本单位各年龄组的正常值作为参考。如果血清IgG、IgA和IgM低于一定水平,我们可以视为缺乏。

在评估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我们还需要测定血清白蛋白,以排除由于蛋白质缺乏或丢失过多导致的低免疫球蛋白血症。血浆蛋白定量和蛋白电泳是筛查体液免疫缺陷的必要手段。根据丙种球蛋白的绝对和相对值,我们可以判断Ig合成是否减少。

进一步地,我们需要进行血清Ig及亚类的定量检测,这是检测B细胞功能最常用的试验。对于血清Ig总量低于4g/L或IgG含量低于2g/L的个体,他们极易感染。如果IgG亚类低于当地同龄儿童正常值的一定比例,我们也应怀疑其免疫功能低下。

除了这些基本的检测手段,我们还需要进行抗体检测。如果血清IgG及其亚类值正常,但仍高度怀疑有抗体缺陷,那么我们需要测定特异性抗体及抗体反应。B细胞的检测也是重要的评估指标。我们可以用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标记法计数B细胞,观察B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是否正常。

免疫缺陷病的诊断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除了上述的实验室检查,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家族史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在诊断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活疫苗,以免对免疫系统造成进一步的影响。对于疑似病例,应反复进行试验,以获取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在诊断免疫缺陷病时,除了上述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观察,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重要方面。

一方面,我们需要关注患者的病史和家族病史。免疫缺陷病往往有遗传倾向,因此了解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的病例对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考虑患者的营养状态和整体健康状况。营养不足或慢性疾病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因此这些因素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免疫缺陷病,可能需要进行更特殊的检查。例如,对于T细胞亚群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的免疫系统状况。

关于B细胞表面抗原及亚类的测定,我们常借助抗人单克隆抗体,通过荧光免疫方法精准测定B细胞特有的表面抗原,如CDL9和CD20。我们还会检测B细胞膜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包括SIgG、SIgA、SIgM及SIgD,以此来区分B细胞的亚类。通常情况下,B细胞数量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20%~30%。在解读测定结果时,我们需要与相应年龄组的正常值进行比较。

接下来是B细胞功能的检测,我们通过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化为产生Ig的浆细胞,然后测定其上清液中的Ig浓度,以此来评估B细胞的功能状态。

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以抗体缺陷为主的情况尤为突出(见表5)。

接下来是细胞免疫功能检测,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检查。

进行淋巴细胞计数、形态及外周血象的评估。淋巴细胞计数既简便又直接,如果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低于1.2×109/L,那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T细胞缺陷,需要多次复查以确认。很多细胞免疫缺陷病会表现出小淋巴细胞减少,大淋巴细胞的胞浆淡染,形似单核细胞。有些免疫缺陷病患儿会伴发不同程度的贫血、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这可能与自身抗体有关。T细胞缺陷者可能会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或单核细胞增多症。

然后是T细胞功能的体内检测,通过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来评估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常用的皮试抗原包括结核菌素、链激酶-链导酶、白色念珠菌素等。如果皮试结果为阴性,可能需要用至少2~3种抗原同时检查,以得到更准确的结论。

在体外T淋巴细胞的检测中,我们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或酶标法检测总T细胞、CD4 和CD8 细胞。CD4 T细胞能识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抗原,而CD8 T细胞则参与细胞介导免疫。这两者的数量异常可能导致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疾病。我们还会测定CDL6表面标记以计数自然杀伤细胞(NK),以及疑及高IgM综合征者的CD40配体表达。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包括淋巴细胞计数、形态观察、体内外的功能检测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准确检测对于评估一个人的免疫状况都至关重要。

利用多种刺激因子在体外激活T细胞,是研究和诊断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重要手段。这些刺激因子包括多克隆丝裂原PHA、PWM和ConA,以及其他抗原、真菌、链激酶等。通过以下功能检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能力。

A. 活化功能:通过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测定,观察IL-2Rα、转铁蛋白受体和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情况,从而判断T细胞的活化状态。

B. 增殖功能:采用形态学观察或3H掺入法,观察淋巴母细胞的转化和增殖指数,了解T细胞的增殖能力。

C. 分化功能:培养上清液中IL-2、IL-4、IL-6及IFN-γ等细胞因子的活性测定,有助于了解T细胞的分化状态。

在诊断过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还包括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通过测定T淋巴细胞母细胞化和(或)转化率,了解T细胞的反应能力。介质释放的检测、活化抗原的表达测定以及协同细胞培养等方法也被广泛应用。

除了T细胞功能检测,吞噬功能的检测在免疫缺陷病的诊断中也十分重要。这包括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形态、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查以及运动能力检测等方面。随意运动检测、趋化运动检测、吞噬和杀伤试验等都是检测白细胞功能的有效手段。当白细胞运动能力差或杀菌力减弱时,可能表明存在免疫缺陷。

对于补体和调理素的检测,主要目的是诊断那些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均正常但反复感染的病人是否存在补体系统缺陷。补体成分的测定包括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单个补体成分和补体调节因子的测定。

当病原微生物入侵时,若白细胞功能正常但吞噬作用未增强,应警惕可能是调理素缺陷。这种情况在镰状细胞贫血、C3缺乏症、C5功能异常、新生儿和早产儿中较为常见。为了明确判断,一系列的检测手段是必要的。

血液学检查是极具价值的筛选试验。通过末梢血象、血沉(ESR)等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慢性细菌感染。红细胞Howell-Jolly小体的检查有助于确定先天性无脾症。而Wiskott-Aldrich综合征则常表现为血小板形态的异常。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若小于1×109/L,且排除继发性因素,可能提示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或胸腺发育不全。但值得注意的是,淋巴细胞计数正常并不能排除SCID。对于男性患儿,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和体积的变小,可能指向Wiskott-Aldrick综合征。

活体组织检查在免疫缺陷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淋巴结活检通过注射白百破三联菌苗后观察淋巴结的反应,可以提示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的缺陷。直肠和小肠黏膜活检检查则有助于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和选择性IgA缺陷病的诊断。而检查则可以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并了解浆细胞和前B细胞的数量。对于SCID或T细胞免疫缺陷的患儿,腺苷脱氨酶(ADA)及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的定量分析以及细胞表型和功能的测定是必要的。

在特殊检查中,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甲胎蛋白增加有助于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区分。其他如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酶、红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的测定也有助于明确诊断。染色体检查对于共济失调毛细胞血管扩张症和胸腺发育不良有诊断帮助。

基因诊断是明确诊断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重要手段,对于已明确基因突变或缺失的疾病进行基因学诊断有助于产前诊断和遗传学咨询。除此之外,常规的X线、胸片、B超、心电图等检查也是诊断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通过胸部X线检查,结合正侧位透视或平片,可以观察胸腺的存在及大小。对于6个月内幼婴来说,缺乏胸腺影可能提示胸腺发育不良。鼻咽部腺样体组织小或无阴影也可能是细胞免疫缺陷的直接线索。但诊断仍需结合临床淋巴结触诊及细胞免疫检测来确诊。

对于疑似免疫缺陷疾病的诊断,需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手段,深入分析,以做出准确判断。

上一篇:强迫症治疗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