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淤血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盆腔瘀血综合征展现出的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主要的征兆包括广泛的慢性疼痛、极度疲劳以及一系列神经衰弱症状。几乎90%的患者都会出现慢性下腹痛、低腰痛、快乐感受缺失、极度疲劳、白带过多和痛经等症状。其中,慢性疼痛特指持续半年以上,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4小时的各类疼痛。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经历月经过多、早期乳房疼痛、早期排便疼痛、膀胱刺激症状、阴道及肛门疼痛等。这些症状在下午、晚上或长时间站立后加重,特别是在后和月经前更为严重。
一、下腹痛
患者主要感受到的是慢性耳骨联合上的弥漫性疼痛,或是两侧下腹部疼痛,通常一侧痛感更重,并可能累及同一侧或下肢,特别是大腿根部或臀部。少数患者可能偶尔经历急性腹痛,容易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卵泡破裂或异位妊娠破裂。
二、低腰痛
患者所指的疼痛部位相当于骶臀区水平,少数在骶骨下半部,常伴随下腹痛症状。这种疼痛在长时间站立和后都会加重。
三 痛经
超过一半的患者都有痛经症状。其特点是在月经前几天开始出现下腹痛、腰骶部疼痛或盆腔肿胀疼痛,有的逐渐转为痉挛性疼痛,月经前一天或第一天最为严重,第二天后明显减轻。
患者还可能出现性感不快、白带过多、月经变化等症状。一部分病人有月经过多的情况,常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肥大症;还有一部分病人月经量反而减少,但伴有明显的经前期乳房痛。
四、乳房疼痛
70%的患者伴有乳房疼痛和肿胀。患者能感觉到乳房有硬结和压痛,多于月经中期后上述症状加重,达到月经前一天或月经第一天的高峰。月经后,乳房疼痛等症状会减轻或完全消失。
五、外阴阴道症状
盆腔瘀血患者常有外阴和阴道的肿胀、疼痛,或表现为外阴灼烧、瘙痒。外阴可能出现着色、阴唇肿胀或肥大,甚至静脉充盈、怒张等症状。
六、膀胱及尿道症状
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在月经早期有明显的尿频和排尿疼痛症状,常被怀疑为泌尿道感染,但尿常规检查正常。膀胱镜检查可发现膀胱三角区静脉充盈、充血和水肿。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血尿。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经历直肠坠痛、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等。这些症状包括易怒、心前区闷胀不适、气短感、消化系统问题等。尽管这些症状表现多样且严重程度不同,但其共同点是都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在进行妇科双合诊时,常可发现子宫多为后位,稍大或正常。子宫颈通常呈现紫蓝色,大多光滑,也可能出现糜烂。整体而言,患者的体征与主观症状的严重程度并不相符,腹部检查的主要发现是耻骨联合上区或下腹部两侧的深压痛,但并不显著,也没有特定的压痛点。重塑篇章:解读盆腔瘀血症的深层奥秘
当患者自觉乳房有硬结,但医学检查仅揭示出乳头下弥漫性肿大的乳腺组织,伴随不同程度的触痛时,我们不得不关注背后可能隐藏的更大健康问题盆腔瘀血症。
盆腔瘀血症的症状复杂多样,由于其体征与其他病变相互交织,临床诊断常常陷入困境。但深入询问病史,留意症状和体征的细微差异,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后,结合盆腔静脉造影和腹腔镜检查,我们能更准确地捕捉疾病的真实面貌。
此类患者多为生育年龄妇女,经历过两次或多次生产和流产。慢性盆腔疼痛、低位腰痛、痛经等症状在生产或流产后不久显现,但并无产后感染迹象。令人困惑的是,患者的主观感受与客观检查往往不符。患者描述的症状繁多且严重,妇科检查却可能仅见宫颈肥大、紫蓝,有的伴有糜烂。突然触碰子宫颈或后穹窿,会引发盆腔及腰骶部的剧烈疼痛。宫旁及附件区有明显的压痛和饱满感,但继续轻柔触摸时,又会感受到一种类似海绵的柔软质感,并无慢性附件炎常见的增厚和硬条现象。
盆腔瘀血症常伴随着早期乳房肿痛和神经衰弱。尽管可能被诊断为慢性附件炎或慢性盆腔炎,却很少阻碍怀孕。甚至在流产后被诊断出慢性附件炎,症状未愈的情况下也能怀孕。
以往慢性盆腔治疗的效果不佳,甚至无效,使患者长期承受病痛折磨,被妇科医生视为难治性疾病。通过妇科检查等辅助诊断方法,如子宫输卵管造影,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后,临床疑似盆腔静脉瘀血。特别是盆腔静脉造影术,通过观察子宫静脉、卵巢静脉等在一定时间内的血流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病理学上的表现也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外阴静脉充盈甚至曲张,阴道粘膜呈现紫蓝色,宫颈肥大、水肿,周围粘膜也有紫蓝色着色。手术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骶凹后的紫蓝色血瘀或黄棕色血瘀斑点,以及浆膜水肿。子宫静脉、卵巢静脉的曲张更为显著,如同蚯蚓般弯曲在子宫侧方。将子宫搬成前位后,可能在两侧阔韧带后叶凹陷处看到腹膜裂伤。这些裂伤的形态各异,有的如同睁大的眼裂,有的则较小。子宫内膜间质水肿,静脉充盈扩张;卵巢通常较大,呈现囊状水肿;乳房腺体水肿、充血,导致乳房胀痛。
面对这样的病情,我们需深入理解并妥善处理,以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解开盆腔瘀血症谜团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