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克汀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揭示婴儿克汀病的神秘面纱
在生命的初始阶段,有一种病症悄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那就是婴儿克汀病。此病症带给我们的并非遥远和陌生,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缺碘山区或内陆地区。
让我们关注散发性克汀病,又称为小病。它的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包括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表情迟钝、活动减少、动作笨拙等。新生儿阶段可能出现生理性黄疽延迟消退、喂养困难、呼吸困难等。患儿的舌厚、鼻塞、打鼾、哭声嘶哑,还可能出现腹胀便秘及皮肤斑点等。特殊的面部特征表现为鼻根低宽、眼距远、舌宽。在体征方面,皮肤厚而干燥、肤色苍白,皮下组织增厚,锁骨、颈部和臀部出现粘液水肿。头发干脆,肌肉松弛,腹胀伴随脐疝,指甲长时间不长。
骨骼发育方面,骨生长迟缓,身材矮小。长骨发育尤其受影响,因此四肢短小。胸廓相对宽,上部量与下部量的比值大于正常。手脚宽度呈四方形,囟门迟闭,出牙晚,耳鼻软,骨软。大多数患儿的甲状腺无法触及。
接下来,我们探讨地方性小病。这种病症主要发生在缺碘的山区或内陆地区。由于胚胎期缺碘导致的胎儿期甲状腺素缺乏,严重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特别是大脑的发育。这种疾病与散发性疾病不同,甲状腺没有缺陷,甚至可能出现补偿性肿胀。
症状和体征方面,地方性小病有两种表现。一种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包括智力明显低下、听力障碍、肢体强直运动障碍等;另一种主要表现为粘液水肿、体质和智力发育落后、四肢短粗、特殊外观等。
无论是散发性克汀病还是地方性小病,它们都严重阻碍了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婴儿克汀病并非绝症,只要及时干预和治疗,孩子们仍然有机会迎来健康的人生。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