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药必知的原则
婴儿作为生活中的易感人群,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温差大的日子里,他们脆弱的免疫系统往往难以抵御病毒的侵袭。当婴儿遭遇感冒的困扰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关于小儿感冒的四大治疗原则。
面对婴儿的感冒发烧,我们不必急于求成进行退烧。发烧其实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机制,有助于消灭入侵的细菌并促进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但当体温高达39℃以上时,我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退热。物理冷却方法如冷敷、酒精浴等是最理想的退热方式。若物理方法无法降低体温,再考虑使用退热药。家长应避免使用APC(复方阿司匹林)等不适合婴儿的药物。
我们要谨慎使用抗生素。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对病毒无效。除非有明确的指征,如防止6个月以下婴儿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经常患扁桃体炎以及支气管炎或肺炎等,我们才会考虑使用抗生素。而对于常用的抗病物,如三氮唑苷、板蓝根冲剂、双嘧达莫(潘生丁)等,家长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使用。
接下来是西药使用的注意事项。剂量不宜过大,服用时间不宜过长;多喝开水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婴儿身体的伤害。对于3岁以下肝肾功能尚未成熟的儿童,应避免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有退热药过敏史的儿童或其家属也不得使用退热药。不要同时服用碱性药物,如小苏打、氨茶碱等,以免影响退热效果。
中医治疗感冒需要辨证施治。中医认为感冒是由风邪引起的,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羚羊感冒片或桑菊感冒片进行治疗。
当婴儿感冒时,家长必须小心谨慎,不能按照成人治疗方式处理。药物剂量应适当降低,并注意做好护理工作。因为婴儿体质虚弱娇小,安全起见最好有父母亲自照顾。让我们携手为宝宝的健康护航,让他们远离感冒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