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
一、治疗
早期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为了确保有效治疗,妇产科、新生儿科以及激光医学科的医务人员需高度重视并密切合作。应建立针对早产儿眼病的普查制度,以预防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对于虹膜前后粘连形成且广泛的患儿,可以考虑采用抗青光眼手术。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ROP病变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自行消退,不再发展。对于Ⅰ、Ⅱ期的病变,通常只需观察而无需治疗。但如果病变进展到阈值期,则需要立即治疗。手术治疗和内科治疗是治疗ROP的两大主要途径。
二、手术治疗
针对阈值ROP的治疗,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其中包括冷凝治疗、激光凝治疗、巩膜环扎术以及玻璃体切除术等。冷凝治疗通过冷冻视网膜周围无血管区域,可使部分病例避免视力严重受损。激光凝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与冷凝治疗相比,激光光凝对Ⅰ区ROP的疗效更佳。还有巩膜环扎术和玻璃体切除术等手术方法可供选择。对于复杂的病例,如巩膜环扎术失败的患者,可能需要接受玻璃体切除术。但即使手术成功,儿童视功能的最终恢复仍然有限。
三、内科治疗
内科治疗主要包括阈值前ROP的氧疗以及新生血管抑制剂的使用。氧疗曾经一段时间被禁止用于早产儿,但现在研究发现,缺氧可诱导血管生长因子合成,因此提出补氧治疗以抑制新血管生长ROP。这一治疗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生血管抑制剂的研究也在进行中。
四、预后
视力丧失是ROP的严重后果,但冷凝或激光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失明。对于未达到阈值的轻至中度ROP,应密切观察,避免过早积极手术。手术定位在周围视网膜上,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视力。晚期ROP患者可能出现屈光异常、弱视、斜视等。还可能伴随其他眼病如白内障、黄斑变性等。对于ROP的患儿,除了手术治疗外,还需要密切关注其视力和眼部发育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