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
核心提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不论年龄大小,一旦患上糖尿病,都会给生活带来不小的困扰。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从饮食入手,精准控制总热量。总热量的摄入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体重、年龄、性别和体力活动状况来确定,让体重维持在标准范围【体长(cm)-105=理想体重(kg)】内。日常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5%,每日约200-350克;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5%-30%,成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0.8-1.2克,孕妇、哺乳母亲、营养不良患者等特殊人群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脂肪应占总热量的20%-30%,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0.6-1.0克。
推荐患者选择粗粮,因为它们分解糖的速度较慢,有利于血糖控制。要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每天可吃瘦肉(包括鱼、鸡蛋和大豆制品)150-200克,饮用牛奶250克。多吃新鲜蔬菜,如黄瓜、西红柿、芹菜等,以及低糖指数的水果,如葡萄柚、猕猴桃、绿苹果等。治疗后的理想血糖浓度应为3.3-6.1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1.1mmol/L。若血糖控制不佳,则应避免食用水果,可以口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片(丸)进行补充。
要注意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脂肪代谢紊乱,血脂较高,动脉粥样发展快速,因此必须控制胆固醇摄入,每天不超过300毫克。患者也容易出现肾功能不全,应定期检查尿蛋白。
适当运动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之一。患者可根据个人条件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并长期坚持。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运动不宜过于剧烈或持续时间过长,最好在餐后进行。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禁酒,防止各种感染。
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饮食控制、运动以及日常生活的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过上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