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重症肌无力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应对重症肌无力和肌无力危象时,我们需要对Eaton-Lambert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肌病、假性眼肌麻痹、进行性眼外肌麻痹以及胆碱性危象进行鉴别。
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Eaton-Lambert综合征,也被称为重症肌无力或伴有支气管肺癌的肌无力综合征。这是一种神经系统与肌肉接头功能出现障碍的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容易疲劳、对箭毒异常敏感,且胆碱酯酶抑制剂对其无效。肌电图表现也不同于常规的重症肌无力。这种疾病通常出现在50岁以后的人群中,多数情况会伴随燕麦细胞支气管肺癌出现。肌无力的症状可能先于肺癌出现,也可能在没有特殊伴侣的疾病的情况下出现。患者的肢体远端和躯干肌无力为主要表现,而眼外肌和延髓支配肌受累的情况则相对较少。新斯的明对这种疾病的影响并不明显。
接下来是甲状腺功能异常眼外肌病。除了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复视、眼球突出、眼睑裂开等症状。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我们可以有效识别这种疾病。
假性眼肌麻痹,也被称为Roth-Bielschowsky综合征,是由大脑大面积损伤引起的双侧全眼肌麻痹。它阻碍大脑向下传递的所有兴奋和抑制信号,表现为不命令或意志随意的眼球运动。有时还会出现失读症。但视线仍然保持平行,不会出现复视。
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在30岁之前发病。初期表现为双眼上睑下垂,随后双眼运动受限,最终发展为完全无法旋转。前部视线保持正面或轻微的外斜,眼内肌不受累。它也可能侵犯面部肌肉和眼轮匝肌。新斯的明确测试没有反应,而肌电图检查的结果则与眼球运动障碍成比例。
我们需要留意胆碱性危象。这一状况与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应用过量有关。当患者接受静脉注射2至10mg的滕喜龙时,如果病情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就有可能是胆碱性危象。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鉴别与诊断,确保给予患者正确的治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