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治疗与预后:新生儿胆汁抑郁症及α1-AT相关疾病
一、治疗策略
对于新生儿胆汁抑郁症,我们推荐口服苯3~5mg/(kg/d)和考来烯胺(消胆胺)4~8g/d,以缓解病情。为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还需补充脂溶性维生素D和K,这些维生素对于宝宝的身体发育至关重要。在饮食调整方面,建议加入链甘油三酸酯和水溶性维生素,以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若发生肺部感染,应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即使在没有明显肺部症状的情况下,对于α1-AT缺乏的患儿,也要避免他们接触纸烟、灰尘和污染的空气。对于此病,肝移植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带来治愈的希望。达那唑作为垂体前叶抑制剂,服用后可使PiZ患者的血清α1-AT水平维持在40%,并保持稳定,长期治疗安全有效。直接替代治疗也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提高血清和肺部的α1-AT水平,每周使用α1-AT 4g。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几个方面:下呼吸道弹性硬蛋白酶与抗弹性硬蛋白酶的平衡,使血清α1-AT保持水平超过临界水平;肺内α1-AT水平应上升到正常水平的60%。这些指标的监控和调整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二、预后情况
此病的预后情况不容乐观,约30%~50%的患者可能因进行性肝损伤或肝硬化而死亡。肝功能衰竭通常发生在肝硬化5~15年后。也有报道指出,部分PiZZ新生儿期肝炎症状后的患者,经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完全恢复正常,只有肝活检显示轻度或中度肝硬化的病理变化。对于α1-AT缺乏的患者,若出现肺气肿,应特别注意。而对于杂合子PiMS和PiMZ型的患者,若能避免吸烟、尘埃等环境因素影响,即使肺部已出现肺气肿的病理改变,也可能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极轻,存活年龄与正常人无异。
对于新生儿胆汁抑郁症及α1-AT相关疾病的治疗与预后,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