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掉下来是什么感觉
结石的形成,大多源于患者日常的生活习惯不良。当体内的钙、镁和无机盐等矿物质聚集,且长时间未得到有效治疗时,便会形成结石,堵塞排泄管道。这些结石,通常是根据其生长位置来命名的。通常只有在体积较小的结石才会自然脱落,一旦堵塞排泄管道,便会引发剧烈的绞痛。
面对肾结石或其他类型的结石,如果结石体积较小,通过尿道排出时,患者往往无法感知。而在排石期间,适量的水分摄入至关重要,每天排尿量应超过两千毫升,通过增加排尿来促进结石的排出。
当肾结石落入输尿管时,会造成尿路堵塞并伴随绞痛。对于体积小于4毫米的结石,约有症状出现一个月后自动排出的可能。但8毫米以上的结石,几乎无法自行排出。至于6毫米的结石,超过一半的结石也无法自动排出。
正常的尿液中,晶体饱和度和晶体聚合抑制因子之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某些因素打破,无论是晶体饱和度过高还是晶体聚合抑制因子的活性降低,都会导致尿液中晶体的聚合,进而形成尿石。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三成的输尿管结石能够自动排出。其中,4毫米的结石有一半的几率自动排出,平均排石时间大约为十天;而介于4到6毫米之间的结石排石率相似,平均排石时间约为二十天。只有少数6毫米以下的结石能够自动排出;在下部、中段和上部的输尿管结石中,自动排出的比例分别为四成半、两成和仅一成。
若尿路结石能自然排出,经过过滤并自然干燥后,你会发现这些结石的颜色主要是混合灰色,大小大约1毫米。由于这些结石体积较小,所以在排出过程中不会造成疼痛或阻碍,但它们不会软化,而是会沉淀在液体底部。
为了确保健康和安全,建议还是应该选择通过药物、手术或激光等方式去医院治疗结石。避免因为异常脱落的结石造成堵塞或损害正常的器官组织。毕竟,当结石脱落时,也可能对其原本附着的位置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