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长期食物摄入不足的问题多种多样。若是母乳喂养不足,未能及时补充其他食物;或是人工喂养的方式不当,如牛奶稀释过度,仅依赖淀粉类食物,都可能导致婴儿无法获得充足营养。有些家长突然断奶,导致婴儿无法适应新的食物,也是问题之一。饮食习惯不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饮食不规律、偏食、反刍习惯甚至神经呕吐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取。
从疾病因素来看,许多疾病都会影响食欲,阻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甚至增加身体的消耗。例如婴儿腹泻、慢性肠炎或痢疾、吸收综合征等引起的各种酶缺乏、肠寄生虫病、结核病、麻疹、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等。一些遗传代谢紊乱和免疫缺陷疾病也会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造成影响。早产和双胞胎也更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宫内感染、孕妇疾病或营养不良,以及胎盘和脐带结构和功能异常,都可能导致胎儿营养不足和生长迟缓。
在病理和病理生理方面,轻度营养不良的病理变化仅限于皮下脂肪减少和肌肉轻度萎缩,其他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变化不明显。但严重营养不良会导致肠壁变薄、粘膜皱褶消失、心肌纤维浑浊肿胀等,各器官缩小,引发一系列的身体和生理变化。
由于营养不良,身体常常处于低血糖状态,这可能是由于糖缺乏或过度消耗导致的。体内脂肪的大量消耗会降低血清胆固醇。蛋白质摄入不足而消耗增加,形成负氮平衡。还会出现消化液和酶分泌减少、活性降低,影响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心脏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如心肌收缩减弱、心脏输出减少、血压低等。在神经系统方面,可能会表现为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并发感染。甚至可能出现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结核菌素试验呈阴性反应。
营养不良对婴儿的身体和生理发育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饮食状况,确保充足、均衡的营养摄入,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