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山里匈奴部落(安徽省大山深处有一古寨,村民是匈奴后裔,
安徽南溪古寨在哪里 安徽省大山深处有一古寨,村民是匈奴后裔,至今仍保留祖先民俗
秦汉时期,漠北崛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匈奴,他们横刀立马,驰骋草原,侵入中原,鼎盛时期,远走欧洲,像一阵风一样从天而降,被西方人称为“上帝之鞭”。
汉武帝时期,大将卫青、霍去病深入漠北,与之大战,封狼居胥,把匈奴打得再也不敢向南一步。
汉匈大战后,匈奴势力受损,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如今,在安徽省东至县大山深处的一个名为金家村的南方古寨发现了匈奴后裔,他们至今仍然保留着祖先的民俗。
南溪古寨
金家村又名“南溪古寨”,因为村子南方有一条自东南而起、至西北而落的小溪得名,被称为“的匈奴部落”。
村中还有三条自西向东的小溪,溪上垒起的两座石桥,前后只有三步长,接通人行道,形成溪水倒流和三步两道桥的奇观。
而村口上的一条河沟至上,接连建了三座单孔石拱桥,一曰汇源桥,二曰奎壁桥,三曰中兴桥,村民称之为进村“三把锁”,意为锁住风水,水不流失。
这个村庄的住户全姓金,据金氏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金日磾,是匈奴部落首领休屠王之子,汉武帝时期浑邪王带领部落仅存的族人归顺,其中就有金日磾。
《金日磾传》中记载金日磾作为一个归顺部落的太子刚开始并不受汉武帝重视,只是派他去养马,直到有一天,汉武帝带领臣下四处巡视,看见街上有一个人身姿挺拔,气度不凡,此人就是金日磾,于是召他去答话。
金日磾在汉武帝面前谈论养马的技巧,深得汉武帝赏识,给了他一个侍郎的官做,可以时常见到并与之交谈,后来,汉武帝临终时,命金日磾与霍光为顾命大臣,共同辅佐汉昭帝。
金氏一族便是从一代祖先金日磾开始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成为名门望族,有多人在朝为官。
金氏一族最最繁荣的时候,在古寨建起99条用青石板铺就而成巷子,居住1000多户,4000多人。
村口旁樟树林立,袅袅炊烟悬挂在树梢,从这里仰望这座古老的村寨,可以感受到它与世隔绝的静谧和历经百年风雨磨炼出的沧桑气息,村中男耕女织,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在房屋环抱的中央有一座高大的祠堂——金氏大成祠。
它距今已有420多年的历史,虽历经明末战乱,近代炮火,木制结构仍然牢固,保留了徽派建筑的精妙,这座宗祠有三进深,使用抬梁大木结构,有顶梁柱88根,更高可达8.4米,这种结构气势恢宏又不失稳固性。
柱上雕刻花鸟麒麟,浮雕图案若隐若现,再加上高处炊烟袅袅,故有腾云驾雾之感,祠堂坐北朝南,祭祀方向为西北,因为匈奴源起于西北草原。
金氏大成祠最主要的祭拜神像形似玄武,龟蛇合体,位于北方。
祠堂北面有玄武山,寨外有蛇形山、龟山,即“腾蛇”和“神龟”。
玄武是北方的金甲战神,“披发跣足”,其形象也与凶猛的匈奴人相近,南溪古寨村民一直标榜自己是战斗民族,匈奴后裔,祠堂的风水雕像也是按照北方战神玄武的形象设计。
村内还有大小祠堂15幢,里面供奉着历代的金氏祖先,共有六十余座牌位。
村前建有文昌阁和两座贞洁、守孝牌坊,上淑“恩荣”,是乾隆年间所刻。
村口的西北方有一块石碑,还刻着“南溪灶神”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这块石碑是万历年建雕刻而成,社神可以呼风唤雨,保一方风调雨顺。
古寨村民是匈奴后裔
古寨刚开始被外界所认知得益于各位旅游探险爱好者,他们像《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一样,随着一丛丛茂密的灌木林,沿着一条不知名的小溪,望着炊烟,寻到此处。
看到眼前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景象,心生好奇。
据当地人讲述,他们是匈奴部落首领休屠王之子金日磾的后代,于唐朝末年,为躲避黄巢之乱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古寨有天然的屏障,易守难攻——地处盆地,四周有秦岭山系阻隔,祖先留下的“避世”古训被代代相传下去。
这里的古村落形态完整,战乱时期,村民英勇善战,保卫家园,使得很多珍贵的建筑得以保留,免受战火破坏,有十几座结合了北方草原和徽式民居风格的祠堂,还有二十间明朝的碉屋,三十四幢外圆内方的土楼,这是研究徽式民居和祠堂建筑的“活化石”。
目前能够证明南溪古寨村民是匈奴后代的有金氏大成祠族谱中记载的之一代祖先的名字——休屠王之子金日磾,还有形似北方武神玄武的祭祀雕像,以及朝北祭祀,对北方怀着敬畏心理的祭祀习俗还有那些世代相传的历史传说。
据当地人讲述,他们祭祀的玄武神是始祖金日磾仙逝的化身,金日磾是公元前135年建元五年壬辰出生,《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经》谓玄武“于开皇元年(581年)甲辰之岁三月建辰初三日午时圣诞于王宫”,“辰年初三午时”,说明金日磾与玄武的出生时日一致。
古人有死后成仙的说法,不管是祖先是匈奴首领之子,还是祭祀北方武神玄武,金家村人都与匈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南溪古寨的村民一直保留着“报蒸婚”的匈奴习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但解放后,这种习俗便被舍弃了。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的血脉来源和历史足迹,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前往南溪古寨对实地考察,走访村民,并联系当地医疗机构,研究他们的DNA结构。
金家村从建造之初就规定女人不允许招亲,所以一直没有杂姓,这也为研究他们的DNA相似性提供了有力条件,目前研究仍在大量的搜集和采样,希望能够解开他们的来源之谜。
匈奴的前世今生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会促进文化的新旧更替,通过文化传播交流或者通过战火洗礼,最终会是先进的文化占领主流视野。
历史的长河中,匈奴为中原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曾经对中原人民进行了血腥杀戮,侵略俘虏,也曾与汉族友好交往,通婚互市,对汉朝俯首称臣。
匈奴与 打了几百年,他们的铁蹄几次踏进中原文明的沃土,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都挡不住他们的战马和弯刀子子孙孙,前仆后继,直到两个人的出现——卫青和霍去病。
据专家考察,南溪古寨村民的祖先休屠王之子——金日磾,他在汉朝做官,曾经辅佐汉昭帝刘弗陵,被追封为秺侯,葬于茂陵,谥号“敬侯”,与卫青、霍去病墓一起,陪伴着汉武帝。
曾经的良将劲敌,如今都化为尘土,连坟墓都在一起,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必然,后人无法明说。
匈奴文明,曾经璀璨,而如今,汉文化已经渐渐取代了曾经的匈奴文明,在它即将消失之前,有这样一个村落,有这样一群匈奴后人,还记得他们的祖先曾经壮如高山,挥舞长刀,马蹄飞驰,千里奔袭,弯弓射雕,对月祈祷,沙漠遁走。
他们是祖祖辈辈在马背上生活的匈奴战士,是打仗前对着大漠的圆月祈祷的信徒,是目光如炬,可拉几百石弓的射箭能手。
而如今,他们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匈奴后人,来到他们身边,你会感受到他们受汉文化的影响,生活方式已经与 没有什么区别。
今天,有多少后来人凭吊在此,早已金戈不再,铁马已远,战鼓偃息,猎奇折倒。历史远去了。
如今的金家村人,依靠族谱、祠堂排位和历史记载让外界知道了他们是真正的匈奴后裔。
前几百年,他们不与外界来往,只知自己,不知外界朝代更替,沧海桑田。
据金氏第八十八代孙金昌民讲述,他的爷爷奶奶从小就跟他讲述祖先的故事,告诉他自己是北匈奴的后代,祖先是休屠王之子金日磾,他们的家乡在内蒙古的沙漠里,那里有成群的马匹和牛羊,特别辽阔,天很高很远。
这让金昌民对祖先的家乡充满了敬畏和好奇,他很想出去看看,来到北方的草原上,吸一口带有青草气味的空气,在马背上感受祖先驰骋草原的豪迈气势,住一次蒙古包,喝一口羊奶,拉一次弯弓……
随着南溪古寨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当地发展旅游经济,终有一天,他的梦想会实现。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是霍去病的名言,当南溪古寨的匈奴后人读到这句话时,会不会想起那些曾经在马背上征战天下的匈奴士兵?
参考文献
探访我国首座匈奴文化博物馆——人民网银龙之墓,千里同镜——中蒙历时三年探秘匈奴贵族墓——人民网内蒙古发现古代匈奴墓葬群——人民网南溪古寨风水——读秀北匈奴西迁——读秀商周恩怨——读秀安徽大山深处现神秘的匈奴部族 安徽历史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