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康养生态宜居地(深耕“康养+文旅”试验田 初村镇这样打造健
龙口旮旯网 深耕“康养+文旅”试验田 初村镇这样打造健康文旅样板片区
远山如黛,绿野平畴,经一冬一春的蛰伏,初夏时节的高新区初村镇处处生机勃勃。
按照部署,威海市重点打造10个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其中位于高新区初村镇的“高新区健康文旅样板片区”是其中之一。立足实际,因势利导,初村镇激发创新与活力,在乡村振兴中,植入康养、民宿、旅游新业态,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让乡村既有美丽颜值,更有生活品质。
高新区健康文旅样板片区规划图。 资料图
高标准规划四大片区
进入高新区初村镇域北部产业项目集中区,以威高集团为龙头的医疗器械企业飞速发展,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日渐成型,新型社区建设如火如荼,学校、医院等配套资源齐全,感觉好似置身于热闹城市中,一股蓬勃发展之势。
向南再向西,拐入一条乡间小路,眼前突然豁然开朗,绿油油的庄稼地一望无际,现代化生态农场悄然布局,被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包裹着,座座村庄散落其间,一派宁静的田园风光。
北部医疗产业,南部生态农业,这是初村镇的区域特色,也是其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的前提基础。
“我们结合初村镇区域基础条件和产业特色优势,将南北两部整合发展,突出健康文旅这一主题,打造独一无二的健康文旅样板片区。”初村镇党委书记刘光耀介绍说。
按照规划,初村镇健康文旅样板片区共分农村新型社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大健康产业聚集区和职业教育聚集区等四大区域。
“未来,在北部片区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南部片区将有农民社区、特色民宿、休闲场所,还有规模化的果园、果蔬加工基地、采摘园和康养基地,真正实现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农村生态、生产、生活全面发展。”刘光耀说,在健康文旅样板片区建设中,初村镇一方面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农庄,吸引市民前来游玩。另一方面,统筹建设高品质的配套基础设施和产业设施,以此带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提质加速。
探索农旅融合新路子
远庄村南是一片千亩苹果园,一位身材胖胖的人出现在眼前,他就是黄松,五十一号农场总经理。
2014年11月,黄松在远庄村开创了五十一号农场。千亩苹果园一派生机,眼下,来自周边村子的数位果农正忙着在果树间除草。农场种植的维纳斯黄金苹果和红富士,在全市举行的苹果擂台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去年苹果产量200多万斤,今年产量预计在500万斤左右。”黄松说,农场目前拥有现代果园3250亩,今年计划再增加100多亩。
随着全市美丽乡村和现代农业发展新部署,黄松在农场内陆续建成了6个果蔬采摘大棚,还有10个大棚正在建设中。农场西侧是动物乐园,有孔雀、羊驼、矮马等30多种动物。为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农场还修建停车场、卫生间等配套旅游设施。自去年6月五十一号农场正式开门纳客,吸引了2万多名游客前来游玩。
在农场的未来规划中,黄松还要建造苹果博物馆和现代农业展示馆,让更多人知道威海苹果的历史文化,了解先进的农业知识,打造初村响当当的田园综合体。
在五十一号农场里忙着除草打药的,东北方向的广植生态农业食用菌种植基地也是一派忙碌景象。这一茬的低温食用菌刚采摘完,广植的当家人邵正伟又同技术员一起,忙着指导工人搭建遮阳网,进入6月就要开始种植高温食用菌了。
在1000亩的广植农业生态康养区,6个依次排列的白色大棚格外引人注意。“这是新建成的‘工厂化大棚’,可以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集种植、生产、加工于一体,游客还可以来观光。”邵正伟说。
广植打造新型“农业孵化器”。
去年6月,广植与鲁东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珍稀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合力打通珍稀食用菌的产业链。“我们计划打造‘农业孵化器’,让周边农民免费过来学习种植食用菌技术,我们再把老百姓种的食用菌收购回来做深加工。”据邵正伟介绍,目前新大棚内正在进行试验,预计明年下半年开始正式孵化。
广植不仅大力发展珍稀食用菌的深加工,整个园区配套苗圃种植、食用菌采摘、休闲农业观光游玩等项目也提上邵正伟的日程。
广植是初村镇科技型农业的代表,也是观光型乡村旅游的一个亮点。据介绍,依托镇域内的现有资源,初村镇计划打造五大“文旅部落”,包括依托五十一号农场田园综合体打造“苹果部落”,以广植农业生态康养区为核心的“灵芝部落”,以旮旯山庄生态旅游区为核心的“释迦部落”,以九顶山生态采摘区为核心的“草莓部落”,以西部坚果产业区为核心的“核桃部落”。
把农业与旅游、文化相融合,在给农场和周边村老百姓提供一条致富路的,带给游客多方位的体验和感受,促进初村镇农旅结合。根据规划,初村镇还计划在龙口庵、马石泊和小产等村建设特色民宿。,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中部规划大古顶森林康养旅游区,迈开振兴乡村新步伐。
电商+合作社 农产品“身价”倍增
“老吕,俺送菜来了!”5月27日一大早,东车门夼村村民神合金骑着三轮车,来到村东头的悠然农场,他一边停车一边招呼农场负责人吕卫伟卸菜。
苔菜、小葱、蒜薹、茄子……神合金边卸菜边说“自己种了个小菜园,到集市上卖不了几个钱,现在跟悠然农场合作,一年能多收入3000多元,真是想不到的好事!”
像神合金这样给吕卫伟供菜的,周边还有100多户村民。2015年,返乡创业的吕卫伟在东车门夼投资建设了悠然农场,火龙果种植风生水起。但一开始的销售却不尽人意,初期的订单基本靠朋友的帮衬,后来借助于微信群、朋友圈的宣传,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如何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是吕卫伟头疼的问题。初村镇“党建+电商”的模式让他看到了新渠道。
悠然农场不远处就是东车门夼村委会驻地,东车门夼电子商务中心和联众农民果蔬专业合作社先后落地。据东车门夼村党支部书记曲新峰介绍,村电商平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合作社,整合全村特色农产品,建设产品采购供应信息库,实现平台下单、农民接单、合作社集中统一配送。
“我为客户定制了送达服务,客户通过微信下单,每周二和周五送货上门,周围村民可在前一天把自己农产品送来。”吕卫伟说,现在已经和50多户村民签订了产品供销协议,通过平台,现在每月可向外销售5000多斤油、蛋、面、菜,户均年可增加收入2000多元。
由于初村镇“南部片区”位于米山水库上游,属于威海市饮用水源保护地,目之所及,一切都在一种自然和谐的原生态状态,高品质的农产品让初村镇一班人在乡村振兴中看到新路子。“我们规划打造农产品物联网产业园,根据初村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将特色农产品集中,形成产业集群,加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刘光耀说。
眼下,初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电商中心正在建设中,吕卫伟准备把初村全镇更多的农户纳入平台,将村里原生态、绿色优质的农产品送到用户手中,让更多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新型社区 村民的新家园
“打竹板,竹板响,咱们姐妹走上场。今天不把别的夸,夸夸北宅库村民住上了新楼房……”5月28日,初村镇北宅库社区居民王宣东家响起了欢快的快板声。两年前,王宣东一家搬进了新楼房,95平方米三室两厅的布局紧凑又规整。居住环境大变样,王宣东的心情大为舒畅。
如今,北宅库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平房消失了,拔地而起的是崭新的楼房;污水横流的道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干净的街区。与此,居民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文明素质提高,幸福感满满。
这边王宣东打着快板,那边岛子前村民唐世敏也在期盼中过上了这样的全新生活。前年7月,唐世敏领到了回迁房钥匙,圆了上楼梦。
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新搬迁的社区还开启了“事务共担、资源共享、文明共创、和谐共维、家园共治”的“五共”治理新模式。按照地域就近的原则,在新搬迁的北店子、西石岭、岛子前村建立农村社区党总支,构建由党支部、村委会、社区民警、物业公司、网格自治小组五方参加“五元”联席会,负责社区整体议事和决策,实现区域共建。
这边新社区摸索新治理方式,那边城镇化标准社区恒山社区建设也加速推进。
4月29日,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初村镇恒山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C2地块开始进行桩基施工,打桩机争分夺秒地将30根长短不一的进场桩夯入土中。恒山社区建设工作加速推进。
恒山社区,是初村镇汇聚十多个村打造的新社区,将按照精品城市标准,建成功能齐全的综合生活区,丰富商业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布置广场和绿化。在大大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还将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让村民共享城市化发展的成果。
不同于镇北域高楼林立,在东车门夼村,青瓦石墙、木质门窗,一栋栋百年民居肃穆静立,当年建造老房的精心,如今依稀可见往日兴盛。眼下,东车门夼被纳入初村镇古村落旅游区建设范围,古色古香的乡村记忆馆即将落成。
据介绍,初村镇将打造以东车门夼社区为中心的古村落旅游区,以远庄社区、佃里院社区、小馆社区为中心打造迁村并居示范区,大幅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建设产城融合、三生共融的美丽乡村。
发展文旅康养的建议 打造文旅康养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