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弱点(法治的障碍)
法律对社会发展的运用 法制的缺陷引发社会道德的崩塌
每次看到路上老人倒下无人扶起的报道就感觉悲哀,每次看到因保护自己而被判为互殴的案例时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侵犯时会无所适从,每次看到因为正当防卫及见义勇为导致犯罪嫌疑人受伤被起诉都感觉愤怒,每次看到小偷因偷东西受伤而导致被偷者受到起诉甚至赔偿都感觉无奈!
无数的案例让老百姓无所适从我该如何保护自己,我该如何因帮助他人而保证自己不被伤害?无数的判例让我觉得是法制的缺陷引起了社会道德的崩塌!其缺陷主要体现在判决结果的多样性、和稀泥或者是谅解制度上。
多样性则体现在即使是同一种情况,但在不间节点、不同区域、不同法院、不同法官其判决差异非常大,这本质是丧失了公平。,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中国应该考虑引入西方的案例判决制与陪审团制度。案例判决这种方式能够大幅减少法官的工作量并能够保证同一类型案件判决结果的一致性,能够从更广泛的角度保证其公平性与客观性。,陪审团制度则是非常有效的避免腐败的手段,我一直相信即使是完全不懂法律的人,但多数人其朴素的道德观也能够基本保证判决的公平正义。,国家必须有强力的措施保证陪审团成员筛选的随机性与陪审成员安全。
和稀泥对社会道德的破坏性尤其巨大或许其立意是为了保护弱者,却丧失了公平与正义。公平正义可以说是立法的基石,一旦丧失,法律会被少数人变得利己则用,背己则弃。可以这么说,目前社会的“不敢扶老人”或“不敢惹小孩”的现象与此有极大的关系,无数次的碰瓷现象已经让公民在碰到类似现象时心生惧意,进而产生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社会现象,这不能不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我们需要认识到丧失公平的保护弱者,会使弱者会变为无赖!非常遗憾目前我并未从任何渠道看到碰瓷的人员有被判敲诈罪的案例。这又促成了无数次碰瓷现象的出现,以至于整个社会都出现了“不敢扶”的状态。
谅解制则保护了犯罪的强者,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何即使是一些杀人犯在获取了受害者的谅解后也会被轻判呢?在现实中,我注意到所谓的谅解基本是用钱来铺路,不少受害者的家属认为人已经没了,即使让犯罪者处以死刑,也不能够让死者复生,那为什么不能拿些钱来救济生者?甚至法院的调解也是以此为考量以救济受害者家属。,这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认知就是只要有钱,我就可以为所欲为!反正只要被谅解再加上和稀泥的判罚一定会轻判或者不判。何其可悲!,我认为谅解制事实上又促进了更多犯罪。如此循环往复,朴素的道德观就会被打破,最终又如何保护弱者的公平与正义?
我一直认为法律是更低的道德标准。,法律更是维护道德的基本手段,没有法律的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道德,最终会促使社会道德体系的崩塌。我们老是拿“彭宇案”的南京法官来说事,,南京法官又何尝不是社会道德体系崩塌的受害者?
社会长久发展离不开法律的健全,只考虑健全而不从判法实践的层面思考如何减少犯罪案件的出现才是根本。这绝不应该通过减少立案这种方式实现,而是通过法律的公平正义保证整个社会道德的普遍提升。
综上,立法与执法部门应该思考如何减少法律判决结果的多样性、和稀泥这种状态,以及取消谅解制度。从一个公民的角度来看这些均为现行法制的缺陷,而法制的的缺陷会引起社会道德的崩塌。
法治的障碍 法治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