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了喜欢独处(人老了更好的闺蜜就是独处)
陆犯焉识方师傅欺负宛瑜了吗 人老了,也可以骄傲地独处
我的老家农村比以前越来越冷清了。每次有事都要回家一趟,这次国庆匆忙中与邻家大伯照了个面,心里也有一点想法,今天来写写。
01
大伯年轻的时候是抗美援朝的兵,后来是镇上的大队长,他当过村里的村长,实际上乡里人都挺拥护他的,若要讲他的事迹估计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大伯是一个热爱家乡热爱事业与成就的人,并视为他生命旅程最重要的东西。但有一点,大伯是空巢老人。
也许,年轻时部队的教育对他影响非常大,据大伯的女儿描述“习惯孤独的老人,难以说服他与子女同住同伴。
而我妈与我说“许多老人为了不讨嫌,自然就尽量不与子女同住”。大伯的子女其实待他都不错,也经常回来团聚,成年人忙于工作或奔波生计自然无法陪伴老人,这很常见。
如今,大伯苍老的身影已经到了需要子女照顾的时候,缓慢的步履依然桀骜不驯,偶尔会在老屋老树下徘徊,我猜老树底下一定发生过有趣的陈年旧事。
大伯已经88岁了,军人强壮体魄在慢慢衰弱,但他的精神尚好,我问大伯好,他也非常热情地回复我“你好呀”。大伯耳聪目明。
大伯当过兵。有军人气魄,有恪尽职守和铁血丹心。如果全世界都在欢腾时,只有军人仍有坚守自己岗位的决心。在大伯的眼里,你们自有你们的青春,他也有他的故事和快乐 ,经历过兵荒马乱的人见过大世面。
其实,大伯的老伴在他六十岁时便离开了,据我所知,性格刚毅的大伯后来才慢慢明朗快活起来的。大伯后来常常呼朋唤友,喜欢去集市下象棋,而且乐此不疲,天气好的时候,象棋爱好者的队伍里都有他的身影,这些人多数以同辈年龄相仿居多。
后来他也去城里旅游,儿子女儿女婿们都有带他去,见多识广的大伯与人聊城里的房地产,与人谈论国家政史…健谈渊博使人刮目相看,只是岁月不饶人,今日的大伯老了。
人老了之后害怕孤独吗?应该会怕吧!以前的大伯与队友们沉迷象棋的心情肯定是好的,饿了街上一碗面条就对付了,大伙们更常见大伯手里拎条鱼或割了肉回家去。他喜欢种菜,他喜欢哼小曲,不亲眼见他烹饪佳肴美味的样子,就无法将其生活联想到“春华秋实夏晴冬雪”,他把乏味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他打心里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蔡康永说过一句话长大这么辛苦,如果不趁机,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实在太划不来了。显然,大伯把生活过成这样其实已经是生活的主人了。
现在,像大伯这种执意独居的空巢老人实际上不计其数,会有部门关心去认真统计吗?越来越庞大的老年独居生活与外界的联系有的实际很薄弱,有的老人靠着街坊邻居的问候,有的靠着子女每天 的问候,有的子女繁忙且离家远也就几天一个 。
孤独的老人越来越多了,老人其实也需要社会群体齐心呵护,老人需要平等、需要尊重,除了与子女的联系,更需要精彩的生活。
02
有人说孤独是给智者的礼物。如果孤独给了老人,孤独它就不是礼物了,有时就是心酸,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适应孤独。
陆犯焉识的电影曾火了一段时间,电影故事也反映了老人生活的另一个侧影。
这本书讲述了男主翁陆焉识在文革时代被误判了二十年的无期徒刑。60年代的路焉识,一个高知识分子,他体会过人吃人的西北监狱生活。二十年里,西北束缚住了焉识的身体,尝尽了苦头,但也是焉识一生中思想最为自由的时光。妻子宛瑜对路焉识的爱全部化在20年风雨无阻的准时探监,聪明缜密的路焉识被婉瑜真情打动,也尝试了努力活下来,且决定对妻子回心转意 。
他释放出狱的几年里,他认为有必要补偿妻子婉瑜。不料回到上海的家,受到儿女的排挤及冷眼相待,一切真实且心酸,他既害怕子女不耐烦,也害怕被说成没有用场的人,害怕越老越狼狈。陆焉识曾经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富家公子,身上的每一点都讨女孩子喜欢,到了老年,他并没有逃掉命运的安排。妻子病逝没多久,待路焉识醒悟过来,大漠草原成了他最想要的自由,且义无反顾地就真去了。
,现在的西北大漠不一样了,大漠不再束缚路焉识的身体,也没有人继续监视他,那里有农场、还有牧民,他可以自由自在地拥有自己的生活。
03
我相信,懂得享受孤独的人,既不喧哗浮世,也不咄咄世故,多数以和善待人,有特立想法和理念,偏守一隅,宁静淡泊,内心世界情绪丰富,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喜欢独处的人实际并不是与世隔绝,他们反而更尊重自然规则。
人在世上非常不容易,吃喝拉撒,七情六欲,伤病灾痛 ,悲欢离合每天在周遭上演。海明威曾说过,活着更需要勇气,人会被很多事情击垮,常见一蹶不振的人。
孤独的意义不在于一直孤独,享受孤独只是告诉我们在不如意的时候要懂得苦中作乐,自强自立。人不必郁郁寡欢沉迷于孤独,比起孤独,极大多数人都是需要友谊、亲情、爱情的。
现在许多人,有时候希望 一天都不要响,周末没有赴约,希望习惯孤独,因为孤独可以做许多事情,趁年轻希望每天有做不完喜欢的工作。
但实际上呢?人会被琐碎的事情麻烦,重要的时间被浪费,要读的书还没去看,要见的人还没去见,外面世界变化很大…你看起来变化不是很大。但你要知道独立完成一件事的重要性,没有人会一直告诉你每天应该做什么。念书、找工作、恋爱、学做饭、与人打交道,一桩桩,一件件告诉我们学会独立做事很重要,你认识了谁自然很重要,但你自己也要有用才行。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独处是奢侈的情怀。独处是冒险 的事情,这是一项强大自己的工作 。
一个人走过来的日子,年轻时有很多事情不懂懂了,真到老了估计就不怕孤独了,经验与智慧会随阅历与时间的累计沉淀。成为生活的主人都会经历一段无人问津的努力,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那样的榜样,也令人钦佩。
老了还怕什么,老了大概最怕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没有去做,愧对自己,悔之晚矣。
趁年轻时就要适应孤独,人老了也要骄傲地独处,随时都有出发的勇气,掌控自己的人生。
人老了更好的闺蜜就是独处 人老了学会一个人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