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北站商务核心区规划(深圳龙华中心区改造)
5.396万元等于多少元 龙华新区着力打造宜居环境 结合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建设
不久前,深圳媒体讲述了龙华新区党工委书记姜建军的一则故事从住处到新区管委会有几条路可以走,不过姜建军总是尽量走福龙路,因为这样可以利用上班路上的时间,了解新区扬尘污染较为严重的地方,随时督办扬尘整治工作。好几次,就在现场,姜建军拿起手机,打 给新区执法部门投诉。扬尘办一位工作人员说,接到姜建军以市民身份的投诉,起初并不知道那是新区党工委书记,应其投诉在该地段加强了执法力量,后来知道是姜建军,也没说破,“感到责任很重,工作被书记这么关注,得更加努力才行”。
作为原特区外地区,龙华新区承担着建设“两区一城”的重要使命,要做的事很多,要补的课也很多,龙华新区一年中不断推出的一系列环境整治行动却表达出了一种坚定的决心宁可放慢建设速度也要保护环境。扬尘整治、噪音整治、尾气整治、河流治理,龙华新区的多项环境治理标准丝毫不比原特区内低,甚至更坚决更严厉。
根据市 的统一安排,2014年是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考”年,明年4月将召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现场陈述会,对各单位2014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绩进行现场评审,龙华新区正以坚定的决心和加倍的努力迎接这次“大考”。
宁可放慢建设速度也要保护好环境
龙华新区建立之初就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两区一城”建设和“三廊九园”开发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新区召开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工作推进会上,姜建军指出“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走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新路。”,强调“要严格执法,下狠心、出重手,做到大、小企业一视同仁,绝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速,宁可发展慢一点,也要坚决把重污染的企业淘汰出去。” 新区管委会主任王立新也要求,从“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实绩考核、大力提升城市绿化、狠抓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抓生态文明建设。
记者了解到,2013年,龙华新区财政性生态文明建设投资达到13.68亿元,占到了新区财政总支出的近五分之一。我们用眼睛、用鼻息、用耳朵能感受到的细微之处
北站片区绿树葱笼,草地逶迤,流泉鸣音,百鸟翔空。建区首年,这个片区的绿化投资高达9000万元;
全区公共绿地面积从2012年初约795.54公顷增加到目前的1171.38公顷,累计投入5.396亿元;绿道里程从2012年初的98.5公里,增加至目前的204公里;生态景观林带新增约1084万平方米,其中2013年完成138万平方米,2014年完成946万平方米;黄土 覆绿总面积为112万㎡。新区成立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3.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18平方米,预计在今年年底分别提升到42.25%、15.34平方米;
每年端午节前后,观澜河上碧波荡漾,龙舟竞渡。有170多年历史的龙舟赛事在中断数十年后重现盛况,这是近年来观澜河流域污染治理的最直观成效;
2012年11月开始,大浪体育公园的人工湿地水面出现成群野生白鹭。相关专家表示,白鹭的出现和地方生态环境改善有直接关系。白鹭对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是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享有“环保鸟”的美誉。
还有我们无法用身体精确感知的更多内容,需要环境检测的数据来说明
2013年,龙华新区河流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观澜河干流平均综合污染指数0.378,较2012年同比下降47.29%,改善幅度居全市之一;观澜河支流岗头河(下游)为全市仅有的水质达到Ⅳ类的4条河流之一;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新区环境空气质量稳中趋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06天(以AQI计算),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3.84%。声环境质量总体达到良好等级,2013年新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5分贝,达标率100%,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9.0分贝。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对承担着“两区一城”重要使命,要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中轴新城”的龙华新区来说,生态文明的大考,才刚刚开始。
顶层设计明确“美丽龙华”发展目标和措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 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深圳的部署,龙华新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新区转型发展、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作为实现“两区一城”龙华梦的有效保障。龙华新区在全市十区中率先出台了《 龙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并组织编制了《龙华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0)》,为构建生态格局、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五大生态文明体系”,从制度层面确立了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工作计划和重点领域,配套制定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工作计划。
在年初召开的龙华新区党工委工作会议上,新区党工委书记姜建军作了题为《抓改革转作风 促转型 掀起高水平建设两区一城热潮》的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了“十个龙华”的建设目标,其中一项就是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龙华”。“美丽龙华”的内容是坚持低碳绿色发展,建设天蓝、水净、地绿、城美,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区。围绕“一河一站、两带三园”,将新区打造成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同步提升示范区。一河整体规划,分期分批开展观澜河流域综合整治。一站将北站商务中心区建设成高利用、低排放的生态文明示范区。两带沿梅观高速和福龙路打造生态景观提升带。三园建设大水田生态文明示范园、企坪湿地生态园、库坑环保园。以门户、重要道路和节点为重点,开展全方位绿化、亮化、美化,让人一进新区就“眼前一亮”。坚持建管并重,在抓城市硬件的更加注重提升软件水平。以严管示范街区为抓手,加强精细化管理,做到每寸土地有人管、每个设施能管好、每个细节管到位。提升清扫保洁标准,力争外包价格和清洁水平同步达到原特区外更高。强化源头治理,加大对雾霾、扬尘、噪声污染监督执法力度,推进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工作。始终保持查违高压态势,坚决遏制新增违建,保护好弥足珍贵的发展空间。推行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践行绿色生活,加快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的生产生活方式。
以人为本着力打造宜居环境
龙华新区将河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开发的核心要素,全面推行“河长制”,并在全市率先实行所有大小河流治理全覆盖,落实“截污限排、防洪达标、景观提升”三大任务,不断提升全区的水环境质量。积极推动观澜河“一河两岸”环境提升工程,截至目前,之一批启动段已完工,第二批启动段已完成85%的工程量。大力开展河流综合整治工程,龙华新区共24条河,目前已整治完的有4条,正在开展整治4条,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和准备开展前期工作各8条。新区2013年在市治污保洁专项考核中获得满分,其中观澜河“一河两岸”环境提升工程(启动段)被评为“2013年度市治污保洁工程优秀项目”。
新区目前正在进行的绿化项目有30个,包括生态景观林带、道路绿化提升、公园改造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其中绿廊示范区建设进展迅速,结合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开发建设的全面启动,民治绿廊规模初显。与绿廊示范区建设同步,今年3月新区开始着手深圳北站片区景观灯光改造提升工程,对梅林关至深圳北站片区进行提升,打造国际一流的高品质夜景,作为特区成立35周年全市4个灯光献礼工程之一,这里将成为全市景观亮点。
新区以人为本,着力为辖区居民打造宜居人居环境,大力推行慢行系统建设,全区共设置公共自行车服务点52个,投放自行车达1500辆,新建绿道长度103公里等。
加快推进城市绿化工程,目前全区共打造公园58座,其中森林郊野公园1座,综合公园7座,社区公园50座,初步构建龙华新区“森林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现已能够满足居民的绿色休闲需求。新建羊台山东门入口、金龙路街心公园等一批公园,辖区公园由新区成立之初的52座,增加至60座;新增公园储备用地23块(总面积约343万㎡)。随着“绿廊”和“一河两岸”等项目的推进,2015年新区公园数将突破100座。
坚持低碳绿色发展,强化源头减排控制,新区在全市2013年污染减排专项考核中获得满分。,新区以主干道路和社区为重点,开展全方位绿化、亮化、美化宜居社区建设,截止目前,全区36个社区中累计有23个社区获得“广东省宜居社区”称号, 2013年,新区绿色建筑认证数量位居全市第二。
新区大力培育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电视、 、报纸、投放LED电子屏广告等媒体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群众环境意识,组织系列活动,引导市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成立了龙华新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建环保义工队伍覆盖至社区,建设环保教育基地,大力推进大水田生态文明示范园建设,积极打造示范、培训、休闲、文化为一体的环境教育基地。
深圳龙华中心区改造 龙华中心区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