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碧桂园(碧桂园探寻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扶志扶智扶技扶业是什么意思 扶贫信条|碧桂园成为国家扶贫攻坚范本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随着一幅幅脱贫攻坚的美丽画卷在中国大地徐徐展开,幸福殷实的小康梦想正在变得越来越真实可感。
决战脱贫,是一部时代史诗。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成绩令人欣喜。
英德市九龙镇河头村全貌改造后
2020年,是碧桂园成立28周年。也是其冲破疫情阴霾、参与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截至2020年12月,碧桂园结对帮扶的9省14县已全部实现脱贫。碧桂园集团及其创始人杨国强共为全社会扶贫公益事业累计捐款超过87亿元,脱贫超49万人次。
在长期的扶贫探索中,碧桂园集团逐渐形成了涵盖党建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其他因地制宜扶贫举措的“4+X”扶贫模式,形成了一套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成为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创新扶贫攻坚行动、取得决战胜利的企业范本。
碧桂园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曾这样描绘他梦想中的碧桂园,“这里是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公司,这里是社会效益、公司效益、员工效益三丰收的公司,这里是被社会高度认可及赞誉的公司,这里是为人类进步而不懈努力的公司”。
坚守扶贫初心 积淀扶贫攻坚的底气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房地产行业龙头,碧桂园长期以“建设老百姓买得起的好房子”为己任,围绕地产主业不断挖掘新市场新动能,以高科技赋能,实现房地产、农业、机器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致力于成为“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
根据企业公告,今年前11个月,碧桂园累计权益销售额达5578.4亿元,同比增长3.33%。2020年8月10日,《财富》世界500强发布,碧桂园最新排名升至147位,业绩的稳健增长,积淀了扶贫攻坚的底气。
把生意做成生活的意义,是碧桂园强者恒强的动力和底层逻辑。基于这样的企业文化基因,碧桂园自成立之日起,一边以产业报国为信念,不断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健提升;一边长期坚持公益实践,积极配合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履行社会责任。
作为从田野里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家,杨国强坦陈,“我也穷过,知道贫困是怎么一回事。响应国家号召、精准帮扶贫困县、贫困户,为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作更多工作,是碧桂园的责任。”在一次扶贫济困日活动座谈会上,杨国强这样表态。
碧桂园积极投身扶贫公益事业23载。凭借业绩持续稳健发展以及良好的品牌形象,被惠誉、标普、穆迪等机构持续看好。秉持“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碧桂园坚持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驾齐驱,兼顾社会责任,将扶贫攻坚作为主业之一,成为民营企业创新扶贫实践、成绩卓著的范本。
英德市浛洸镇鱼咀村民宿改造后
扶贫攻坚实践
探索推进“4+X”扶贫模式
今年的国家扶贫日是第7个扶贫日、第28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正值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
在长期扶贫实践中,碧桂园明确“做党和 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的定位,坚持精准方略,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探索出“4+X”扶贫模式。“4”是指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集团统一部署的规定动作,“X”是指结合帮扶地区实际拓展的自选动作。
连樟村碧乡·乡村振兴学习实践中心
在党建扶贫实践中,截至目前,碧桂园已成立14个一线扶贫党支部,聘用140 名老村长,协助扶贫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调研、宣讲和慰问帮扶6.1万人次;对口1400户深度贫困户,实现33.7万贫困县群众思想教育全覆盖。
产业是脱贫之本,也是致富的基石。碧桂园通过产业扶贫的模式探索,帮助多个贫困县、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深度攻克了贫困难题。截至2019年统计,共有12个县落地近2000亩苗木农场,带动超15000名贫困户增收;扶持10000多名返乡扎根创业青年,间接带动近4000名贫困户增收;开发首批8地扶贫游路线,组织超5000人次参加扶贫游活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碧桂园聚焦教育扶贫,大力开展助学捐款、家教帮扶等,让贫困学子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碧桂园自成立以来,杨国强家族相继创办国华纪念中学、国良职业培训学校和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这是三所分别面向高中生、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的纯慈善全免费学校,设立总额5亿元的各类奖助学金,帮助11万名寒门学子逆转人生。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为了更加精准帮扶贫困人口,提升工作技能,增加就业机会,碧桂园还有针对性地提供了多起就业培训班、 会等活动,全力扶持贫困劳动力就业。自2012年起,就业扶贫共培训了93093人,实现就业50426人。其中,9省14县共开展了680期培训班,开展就业 会137场,共有37500人参加培训,其中贫困户参加培训人数14420人,共有20430人实现上岗就业,其中贫困户就业人数9246人,保守估计覆盖贫困户32361人。
“X”作为自选动作,碧桂园针对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地理、生态、人文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进健康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自选动作。比如通过开展健康扶贫,共捐赠1亿元支持国家“光明扶贫行动·白内障复明”项目,在帮扶县免费为患白内障的贫困户提供治疗;与1100余家贫困地区定点医院签约,截至2020年8月底,该项目已完成22省1460多家定点医院集中签约工作。
碧桂园还推进“4+X”扶贫模式多管齐下精准帮扶深度贫困户。住在湖南平江县泊头村的叶树仁在2016年母亲确诊肾癌那年回到家乡,2017年老父亲又被确诊为肺癌,他既要赡养年老多病的父母,还抚养两个儿子,生活十分困难。碧桂园平江扶贫小组在入户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叶树仁的情况,让叶树仁到泊头村苗木基地进行分产到户,并且在他家里开展庭院经济,免费提供了1450棵苗木给他们;针对他父母的情况,通过健康扶贫捐助了2万元,支付两位老人住院期间除能够报销之外的其他个人负担费用;教育扶贫方面,将他的两个小孩列入资助对象,提供助学金1000元和2000元,扶贫小组团队成员也不定期去帮助家里两学生辅导功课,并送去书籍。
创新扶贫机制
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
多年来,碧桂园将企业的创新文化应用于长期扶贫实践,在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为社会力量、特别是民营企业直接参与扶贫提供具体样本。
在碧桂园看来,要想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仅靠“输血”扶贫、不触及贫困根源,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碧桂园通过创新可造血的扶贫方式,将扶贫着力点放在“造血”上,紧紧围绕“人”这个关键因素,开展“3个3”工作。
英德市九龙镇河头村民宿
通过实施三个寻找计划,找到一批返乡扎根创业青年、老村长和深度贫困户,聚焦村支书、返乡扎根创业青年、乡贤三类人群,实现三个“一万”目标,即帮助1万名贫困大中专学生找工作、扶持1万名返乡青年扎根农村创业、资助1万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历经扶志扶智扶技扶业,激发造血活力,孕育涵养新时代乡村人才大军,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碧桂园还致力于打造可复制的扶贫模式,把公司化的规范管理引入扶贫工作,打造制度化的扶贫工作模式,推广扶贫经验。通过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库、产业项目资源库、就业岗位资源库、专家智库,为脱贫攻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实施“五个一”规范将“4+X”扶贫模式标准化,为有志于扶贫事业的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一套可操作的现成方案,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精准扶贫的事业中来。
英德市浛洸镇鱼咀村咖啡吧改造后
碧桂园还积极构建可持续的扶贫机制。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今年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未来还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碧桂园除了积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还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碧桂园设立了国强公益基金会,目前,国强公益基金会及碧桂园集团累计实际捐赠超过67亿元,其中扶贫资金32亿元、教育捐赠25亿元。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合超70个成员发起“社会扶贫共同体”,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碧桂园将扶贫上升为集团主业之一,主动宣布结对帮扶甘肃东乡、江西兴国、陕西宁陕等9省区14个县,并派出专职扶贫干部常驻扶贫点。数百位扶贫干部脱产奔赴山乡,全身心投入到全国结对帮扶工作,抓党建、兴产业、促教育、扶就业。
2020年,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碧桂园主动支持结对帮扶甘肃东乡县、四川昭觉县、广西大化县、新疆伽师县4个国家挂牌督战县共涉及91个贫困村,为的攻坚冲刺出力。
在杨国强看来,国家提出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碧桂园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机遇,获得快速发展,并有机会做更多的事、帮更多的人。“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让碧桂园能够有机会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过往28年来,房地产行业享受了中国城镇化的巨大红利,碧桂园也从顺德一家乡镇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截至2020年6月底,碧桂园业务遍布中国内地31个省份1235个县/镇区,是行业内布局最广泛的房企之一,已拥有超过450万户业主。“我们出生在这里,祖国养育了我们,我希望社会可以因我们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杨国强表示。
庞丽静/文
碧桂园探寻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新时期碧桂园扶贫的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