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广东多地强降雨救援现场
粤北地区防汛挑战:清远、韶关的洪峰过境与韶关的洪涝灾害
回溯至2024年4月,清远英德市的北江水位令人心悸,竟然超警戒水位达到了惊人的7.19米,沿岸村庄纷纷遭受水患侵袭。就在那时,当地迅速启动了防汛II级应急响应,受灾群众被有序转移至安全地带,令人欣慰的是,没有接到任何人员伤亡报告。与此韶关市也遭遇了北江干支流水位的暴涨,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为了应对这一紧急情况,省减灾委迅速启动IV级救灾应急响应,救援队伍夜以继日地抢险救灾,确保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梅州市遭遇特大洪水与持续内涝
时间的脚步带我们来到2025年1月,梅州的韩江上游遭遇了罕见的强降雨天气。三河坝水位站的水位超过了,形成了一场编号洪水。水利部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启动IV级应急响应,并增派工作组协助地方转移群众、调度棉花滩水库以拦洪削峰。而在2024年的6月和9月,梅县区因为连续强降雨导致的严重内涝也让人们记忆犹新。排水设施在暴雨的冲刷下超负荷运行,救援人员不分昼夜地抢排积水,确保了城市的正常运行。
惠州市永汉河决堤抢险与东莞市短时极端降雨应对
在惠州市,龙门县永汉河在2025年2月因持续暴雨影响发生决堤。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应急管理、消防等多部门迅速联动,封堵缺口并转移受威胁区域的群众。而在同一时期,东莞也出现了6小时的短时极端降雨,引发城区内涝。救援力量迅速出动,疏通道路、抽排积水,确保了交通和居民的安全。
全省联动:广东防汛应急响应升级
面对各地的灾情,广东省展现了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根据不同区域的灾情严重程度,广东省动态调整应急响应级别。例如,在2023年9月珠江三角洲的暴雨期间,全省消防队伍进入24小时临战状态,成功营救疏散超过3000人。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广东省应对强降雨的应急处置能力与多方协作模式。
无论是韶关、清远、梅州还是惠州、东莞的防洪行动,都反映了广东在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时的决心和能力。各地的联动机制和应急响应措施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