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调查民警喝茅台不付钱

上海民警“未付款吃喝”事件终判:法院认定民警无需承担餐饮费用

近日,备受关注的上海民警“喝茅台吃未付款”事件终于尘埃落定。经过五年的司法程序,法院最终认定涉事民警无需承担餐饮费用。这一事件的核心争议焦点及调查结论如下:

一、事件回顾

2017年5月25日,上海市杨浦区长白新村派出所的民警夏某等四人,以“消防检查”的名义前往“潮汕蛇庄”,带走了三条眼镜蛇但未支付1300元费用。次日,他们再次到店消费,在未付款的情况下享用了价值5688元的茅台酒、椒盐大王蛇等佳肴,仅支付了300元。当晚,店主葛青松因涉嫌贩卖野生动物被刑事拘留。

二、司法程序与争议焦点

葛青松在被刑拘4.5个月后,于2023年对夏某等人提起诉讼,要求支付餐费。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主要的争议焦点包括:

1. 执法程序的合法性:法院认定民警的就餐行为属于“刑侦活动”的一部分,但未明确阐述就餐与案件侦查的直接联系。公众质疑民警以“消防检查”名义进入餐馆后消费高价菜品的合法性,怀疑存在滥用职权的行为。

2. 证据采信问题:法院采纳了民警“未主动点茅台”的陈述,并依据证人证言认定葛青松主动加菜。葛青松提供的含有茅台酒的点菜单未被法院采信,认为其存在“通过宴请谋求从轻处理”的动机。

三、官方处理结果

1. 法院判决:最终,法院认定民警的就餐行为不构成民事债务关系,驳回葛青松的全部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由葛青松承担。

2. 违纪线索处理:法院在判决书中指出,民警夏某等人存在“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的违纪行为,相关线索已移送纪检监察机关。

四、社会反响与质疑

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公众质疑民警在执法对象经营场所高消费的合理性,担心存在“钓鱼执法”的情况。法院判决中的“主动宴请”认定与葛青松的起诉行为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引发了对司法公正性的讨论。尽管涉事餐馆因非法经营野生动物已被取缔,但民警执法过程中是否程序合规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这一事件不仅关乎餐饮费用的纠纷,更引发了公众对于执法公正、透明度的深入思考。随着事件的终结,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确保公正、公平、公开。

上一篇:美总统候选人称美需要进攻部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