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近七成患者选择“预约就诊”

北京医改成效显著:预约就诊率提升,就医体验更便捷

随着北京市医疗体系改革的深入推进,北京21家市属大医院的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截至目前,这些医院的平均预约就诊率已经达到了66.8%,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通过预约方式就医,而不是排长队挂号。这一改变不仅让患者感受到更加便捷的就医体验,也有效缓解了医院的人流压力。

在昨天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上,通报了这些医院的预约就诊率、患者满意度等信息。其中,北京安定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五家医院在绩效考核中表现突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医院的分时段就诊服务已经全面推行,将预约就诊时间精确到半个小时到1小时之内。这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也让患者能够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就医时间。

北京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国家卫计委的要求标准。这一成果的背后,是北京市不断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整治的努力。通过专项检查、医院签订责任书等手段,各大市属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规范合理。

除了医疗服务效率的提升,大医院服务总量增幅也呈现放缓趋势。这得益于首都功能的疏解和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市属医院总诊疗人次、出院人数和住院手术数量的增幅同比下降,表明医院人员的工作负荷有所缓解。医疗纠纷也呈减少趋势,患者满意度稳定在较高水平。

尽管分时段就诊服务已经全面推行,并且得到了大多数患者的认可,但仍有部分患者没有享受到这一便捷服务。一些患者仍然早早来到医院等候,甚至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到医院候诊。这可能是因为部分患者对于新的就医方式还不够了解,或者习惯于传统的就医模式。

北京市医改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预约就诊率的提升、就医体验的便捷化、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化以及医疗纠纷的减少,都是改革带来的积极成果。未来,北京市将继续深化医疗改革,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患者就医打出“提前量”背后的故事

不少患者就医时选择提前到达,而这背后隐藏着他们的担忧与焦虑。患者们纷纷表示,打出这样的“提前量”主要是担心分时预约的“不准”。他们害怕因为时间把握不准,而错过看病的机会。

市医管局的调查数据揭示了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目前,患者就诊时间段的符合率并不高,仅达到不到四成的水平。这意味着超过六成患者并未按照预约的时间段来医院就医。尤其对于外地患者和首次就诊的患者来说,不遵守就诊时段的现象更为普遍。

除了患者的就诊习惯外,一些老病号发现,医院挂号单上的建议时间并不准确。普通号看病速度相对较快,而专家号则需要更长时间。有时患者按照建议时间挂了专家号,但实际看病的时间往往会晚于预约时间。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众多,包括患者的病况复杂、问诊时间长短不一,以及部分患者的不守约等。

对此,某市属医院的相关人士坦言,医院对于预约分时段确实难以做到完全精准判断。每位患者的病况不同,问诊时间自然有所差异。医院也在不断努力完善信息系统,通过对数据库的更深入分析,将能够更精准地安排分时就诊,并考虑到医生问诊速度等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患者的担忧和焦虑。就医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生活中的大事,任何一点不确定性都可能引发他们的恐慌。而医院方面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医疗服务。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患者们能够不再为分时就诊而焦虑,更加安心地看病就医。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