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事件扑所迷离 药监局也会患语言障碍?

螺旋藻事件的进展如同电影一般跌宕起伏,剧情的反转令人瞩目。就在汤臣倍健还未发表任何声明之时,国家药监局却自我澄清,其公文和公告的内容竟然存在出入。

新快报昨日发布的《汤臣倍健答非所问澄而不清》一文,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所引用的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公文,宣称汤臣倍健的产品不合格,而这份公文至今仍然挂在浙江省杭州市官方网站上。

这份公文的严肃性令人信服。从国家到省、市,三级管理监督部门均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使得人们对这份文件的权威性无可置疑。文件明确提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近期对以螺旋藻为原料的保健食品进行了重金属检测,部分产品存在超标情况,其中就包括汤臣倍健的产品。

就在螺旋藻铅超标事件被媒体曝光后的不到36小时,国家药监局紧急发布通告,对之前的公告进行了部分修正。通告中提到,包括绿A牌螺旋藻精片、汤臣倍健牌螺旋藻片和金奥力牌三达紫光螺旋藻片等其他产品的铅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

这一转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测。两份来自同一机构国家药监局的公告和文件在关键内容上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一份文件的发布时间是2月29日,声称部分产品存在超标问题;而另一份通告则是在事件曝光后的短短时间内发出,声称某些先前被认为是超标的品牌实际上并未超标。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况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这一事件的疑虑和困惑。公众对于如何理解这两份文件的差异,以及其中的真相和背后可能的动因产生了诸多疑问和猜测。这一事件无疑给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引发了对于决策透明度和公信力的进一步思考。针对近期媒体报道的绿A牌螺旋藻精片、汤臣倍健牌螺旋藻片和金奥力牌三达紫光螺旋藻片等产品的铅含量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专项监督检查显示,上述产品的铅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这一结果公布之前,食药监办(2012)25号文中已经列出的不合格名单如何解释呢?这一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通告中虽然列出了清晰的产品批次,却未提及监测机构的名称。与此相对,食药监办(2012)25号文中则列出了包含7家监测机构在内的具体名单,但并未提供具体的检测批次号。这两份文件虽然都涉及到了同一批产品,但所列出的信息并不完全一致。这使得公众在面对这一情况时,对于应该信任哪一个结果产生了疑虑。国家药监局表现出的高效率与汤臣倍健公司的迅速反应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汤臣倍健旗下螺旋藻片被曝光铅超标后,该公司虽然迅速在官网发布声明并声称产品符合质量标准,但在公共传媒出现相关信息后,公司却未能及时发布公告进行澄清。这种行为显然违背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原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并没有对公共传媒发布的信息进行充分的调查,只是简单地转发了国家药监局的声明。我们不禁要问,在面对众多股东和广大消费者时,公司究竟将股东的利益置于何种位置?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汤臣倍健的这种做法无疑会引发公众对其责任与担当的质疑。与此我们也不禁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公文和公告提出质疑。用词不当或许可以理解为企业家的文化层次问题,但作为拥有专业人员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他们的公文和公告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面对此次事件,我们期望相关部门能够迅速澄清误会,给公众一个明确和满意的答复。这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也关乎企业的信誉和股东的权益。

上一篇:熬夜看球赛 小心肛肠出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