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坚决反对熊胆保健化

微微健康网报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对近期备受争议的“活熊取胆”事件进行了正面回应。他表示,我国珍贵的野生中药材目前无法被人工完全替代,同时强调在保护濒危动物的大前提下,将通过人工养殖和科研寻找替代品的方式来解决中药材需求问题。

针对这一事件,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会上,王国强首次详细解释了目前的情况和未来的计划。他强调,名贵的中药材如虎骨、麝香、犀角等,其临床功效至今无法被替代。尤其是熊胆,虽然目前尚无完美的替代品,但科技部门正在积极进行研发。

王国强指出,“活熊取胆”的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是通过人工养殖活熊造瘘引流取胆汁。他强调,这项技术与过去的杀熊取胆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且是经过林业等相关部门批准合法的。他希望未来能够通过科研找到替代这些名贵药材的方法。

在谈到中医药发展和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时,王国强表示,动物药、矿物药、植物药都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濒危动物药材,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人工饲养,并寻找替代品。他强调,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在分类学和保护上存在本质区别。

王国强还表示,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名贵动植物药材约有100多种,包括胶囊剂、眼药水等。对于熊胆等药材的使用,中医药部门会积极寻找替代品,并加强监管。同时他也提到,对于公众关心的熊是否舒服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和动物福利问题,无法简单评价。

针对“活熊取胆”的问题,公众应持有理性的态度。尤其是在尚无熊胆替代品的情况下,我们更应积极改进技术,因为养殖动物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中国中药协会媒体发布会上,对于“活熊取胆是否舒适”的提问,会长王国强黄书庭以口语化的形式回答。他强调,尽管存在取胆汁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将熊胆粉无限制地扩大为保健品或礼品。中医药管理部门坚决反对这种做法。

对于市场上的熊胆相关保健品如何加强管理这一问题,王国强表示这是由药监部门负责并遵守相关权限。他尊重民众对动物保护的心情,但也强调在现阶段,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动物保护和利用的关系,遵循法律规定和国际公约进行合理利用。对此,卫生部部长陈竺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强调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应遵循可持续、等原则,并在人类健康利益与动物权利之间做出权衡。他也指出,我们应充分利用科技成果来评估药物是否不可或缺。如果药物是救命的必需品,那么人类健康将更为重要;但如果药物并非不可替代,情况则会有所不同。对此,需要中医专家来发表意见。

中国证监会也在关注社会对于归真堂上市的争论。按照相关规定,证监会对企业上市进行合规性审核,并向国家有关部门征求关于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意见。归真堂目前正在落实反馈意见中,尚未进入初审阶段。在此之前,归真堂曾向证监会递交过一次上市申请但因故撤回。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曾提交取消“活熊取胆”的提案,反对以此为主业的企业上市。对此问题,证监会正在与相关主管部门沟通并征求意见。

“活熊取胆”问题涉及多方面的考量与权衡。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一问题,同时积极改进技术、加强监管并充分利用科技成果来做出明智的决策。这也是对自然、动物和人类健康负责任的表现。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