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为缓解医患纠纷将实行“调赔结合”的政策

针对海南省的医患纠纷问题,该省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患者和医疗机构提供了更加公正、高效的解决途径。

患者许永明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医患纠纷的严重性。他在接受胆结石手术时遭遇了意外,医生不小心造成胆总管破裂,经历了二次手术。这样的经历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通过海南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调委)的介入,这一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调解员为患者提供了两种赔偿方案,患者选择了根据治疗进展测算医疗费用进行赔偿,最终获得了3万多元的赔偿。

医调委作为第三方调解平台,为医患双方提供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机会。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对责任认定存在分歧,而医调委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存在的。该委员会由具有专业知识和调解技巧的专家组成,包括医学、法学和保险领域的专家。在调解过程中,他们会根据事实和证据对医疗纠纷进行定性、定责、定损,引导双方签订和解协议。

为了保障调解结果的顺利执行,海南省将医疗责任保险定位为政策性保险和准公共产品,要求公立医院必须购买。这样,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大数法则”进行赔偿,建立了风险共担机制。这一机制不仅保障了患者的权益,也减轻了医疗机构的压力。

海南省卫生主管部门还规定了涉及赔偿的医疗纠纷必须通过第三方调解,不能私了。在第三方调解机制下,建立了保险经纪人制度,确保赔偿过程的公正和透明。这一制度不仅降低了医疗纠纷的赔偿数额,也减少了恶性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据统计,自医调委开展工作以来,医院的个案赔偿数额大大降低,最高一起案例赔偿额仅为13万元。

海南省在解决医患纠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第三方调解、医疗责任保险等举措,该省为医患双方提供了公正、高效的解决途径。这些举措不仅保障了患者的权益,也减轻了医疗机构的压力,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这样的模式值得其他省份借鉴和推广。海南省医疗调解委员会(医调委)副主任陈兴明近日透露,该省正在推行一项新的“市场运作”机制,以满足中国的规定。从保险费用中提取的佣金中,有特定的比例用于保障医调委的正常运作和风险防控服务。这一新机制旨在通过保险经纪公司为医疗机构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服务。

陈兴明详细介绍了这一机制的运作模式。保险费率是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测算的,参照了多家医疗机构近几年的医疗纠纷赔偿金额平均数。目前,该省设置的保险赔偿金额最高限额能够充分满足各医疗机构可能的赔偿需求。以三级医院为例,每家医院全年累计赔偿限额高达万元,每位医生也有相应的赔偿限额。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费率实行浮动制度。如果医疗机构在当年的保险赔付率较低,第二年的保险费率将会有所降低;相反,如果赔付率较高,第二年的保险费用将适度上升。这种机制旨在激励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据了解,海南省医调委的工作得到了海南省的大力支持。除了“市场运作”机制外,海南省每年还会给予医调委一定的经费支持,以确保其工作的正常开展。

海南省人民医院的王平介绍,该院2011年缴纳保费220万元,当年的赔偿金额为120余万元,还有未结案件。今年,该院的保费已上缴275万元。这些数字反映了医疗机构对医调委工作的认可和信赖。

近期,哈医大杀医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我国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海南推出的“调赔结合”方式为解决医患纠纷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调解和保险赔偿相结合的方式,或许能够有效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促进医疗行业的和谐稳定发展。这一机制的推行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医疗环境,为医患双方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保障。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