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的PM2.5标准仅仅比印度严格
深入了解PM2.5:中国的挑战与应对之道
随着灰霾天气的频发,PM2.5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柴发合研究员就新颁布的PM2.5标准、其与世界各国的对比以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与世界各国的PM2.5标准相比,中国的标准似乎仅仅比印度严格,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则显得较为宽松。柴发合研究员指出,这一标准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匹配。尽管广州等地的PM2.5监测数据有时并未超标,但灰霾天气依然困扰着人们。
新颁布的PM2.5年均浓度标准,尽管经过多次修订,但仍是一个分期实施的标准。这意味着,包括广州在内的各地,空气质量达标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柴发合强调,目前中国的PM2.5年均浓度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值存在较大差距。事实上,目前没有一个国家完全按照世卫组织的指导值来制定标准。
那么,为何在PM2.5达标的情况下,仍会出现灰霾天气呢?柴发合解释,这主要是因为大气湿度高,即使PM2.5的浓度在标准范围内,也会因为湿度大而形成灰霾。PM2.5的成分复杂,广州的PM2.5中有机质占比高达40%。这些有机质与空气中的其他污染物相互作用,降低了大气能见度。
在PM2.5的来源时,柴发合指出,珠三角地区的PM2.5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源和机动车尾放。尤其在广州,机动车尾放是PM2.5的最大来源。这也与中国环境科学院的研究结果相符。
柴发合还指出,中国目前的油品质量也是问题之一。他在美国和日本看到的油品硫含量都在10ppm左右,而我国的油品硫含量则较高。推行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必须提高油品质量。
面对这些挑战,如何提高大气能见度,减少灰霾天气呢?柴发合认为,降低PM2.5中的硫酸盐、硝酸盐是关键。而在所有的空气污染物中,他认为PM2.5、臭氧、二氧化氮是最需要解决的。只有解决了这三项污染物,广州的空气污染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中国在应对PM2.5挑战时,面临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殊情境。在努力达到国际标准的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从提高油品质量、改善工业排放、控制机动车尾气等方面入手,我们有望在未来看到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空气环境。柴发合专家指出,广州地区的发电厂若不能降低煤炭使用量,空气污染问题将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他建议广东的发电厂采用洗选过的煤炭,以此大幅减少硫含量。
关于PM2.5污染的问题,它如同一场无形的迷雾,让人不禁好奇哪个楼层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在石家庄,经过两年的观测,我们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在大约160米至170米的高度,也就是当地40至50层楼的高度,PM2.5的浓度达到最高。这一发现揭示了高层住宅也可能受到严重的空气污染影响。对此,柴发合笑言广州的情况可能与石家庄有所不同,尚待研究。而广州市环保局局长罗思源也表示,环保部门正在进行相关研究,目前尚未公布结果。
当提及空气质量重污染应急处理时,民众对部门仅仅将污染归咎于气象条件而不采取应对措施表示不满。柴发合强调,一个负责任的应该积极应对空气污染问题。他建议,在重污染天气下,可以采取多种应急措施,如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企业临时停产减产以及暂停工地施工等。这些措施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一些不便,但长期来看,它们对于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公众对的信任度具有积极意义。
真正重污染的天气在城市中并不常见,一年可能只有3至5次,每次持续3至5天。如果能有效应对空气质量重污染问题,将大大提升公众对空气质量和工作的满意度。我希望广州能够在面临重污染时,积极采取应急措施,守护城市的空气质量。公众也应理解并支持在应对空气污染问题上的努力,共同为改善环境、保护地球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