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痛批补药抗癌 称要想防癌 好好吃饭更关键
近几年,癌症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就像一个潜伏在人群中的幽灵,引发了人们的极大恐惧。随着癌症的频发,社会上涌现出许多关于抗癌、防癌的“神医”和“神话”,其中一些人鼓吹某些食物如红薯、茄子、绿豆等具有防癌功效。这些所谓的“大师”已经倒下,但市场上仍然充斥着各种宣称具有预防甚至治疗癌症的补品和保健品。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八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中,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和郝希山,坚决反对使用营养品来防癌。他们的观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此事,《生命时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并采访了相关专家和孙燕院士。
市场上,各种抗癌、防癌产品随处可见,不仅在药店,网络上也充斥着这类产品。一些药店的销售人员信誓旦旦地宣传某些产品的神奇功效,如鲨鱼软骨胶囊等。这些产品的功效是否真的如此神奇?经过专家的研究,发现这些产品的宣传并不科学。鲨鱼不得癌症并不等同于其产品或提取物能抑制肿瘤。尽管在某些动物试验中,鲨鱼软骨的某些成分表现出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但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证实,服用鲨鱼软骨提取物并没有抗癌效果。
市场上其他类似的抗癌、防癌产品也层出不穷。这些产品大多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宣称能“抗肿瘤”、“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第二类是宣称含有某种成分,具有预防癌症作用的。这些产品的宣传被一些专家指责为不负责任,尤其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轻信这些宣传而放弃正规治疗,导致病情恶化的例子屡见不鲜。
孙燕院士对此表示,市场上的这些产品或许能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但不能代替正规治疗。他强调,合理的饮食更加关键。很多癌症都是不当饮食引发的,人们应该更加重视健康饮食的选择。他呼吁人们选择正规的治疗方式,而不是轻信那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补品和保健品。
那么,如何预防癌症呢?多位专家表示,合理的饮食、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可行的防癌措施之一。他们建议人们少吃油炸、腌制食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也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措施。预防癌症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盲目依赖那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补品和保健品。近年来,台湾正大力倡导一项行动:“爸爸应该尽量回家吃晚饭”。这一倡议得到了孙燕院士的热烈响应,他认为此举十分必要,且其影响范围应进一步扩大。孙燕院士自身曾经历高血脂的困扰,因此他对饮食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警觉。自身的生活习惯充分体现出对健康的尊重与珍视,他不抽烟、少饮酒、避免过量饮食,尽量远离宴会,偏爱在家中享受晚餐。
健康是生活的基石,而定期体检则是维护健康的金钥匙。我们的身体器官长年累月地辛勤工作,作为回报,我们应以每年一次的体检来细致检查它们的状况。体检不仅是检验健康的手段,更是预防疾病的关口。通过体检,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不良生活习惯,就需要我们坚定决心去改变它们。更为重要的是,体检还能在早期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为我们的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除了物质生活的保障,精神生活的丰富同样重要。孙燕院士的身心健康之道在于他的丰富爱好。他和夫人常常一同前往公园,欣赏那里的花朵、记录美好瞬间。他还热爱书法、阅读和音乐,这些爱好使他的心灵得到宁静,远离了致癌因素的侵扰。“这些活动让我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预防疾病的一剂良药。”孙燕院士如是说。
身心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生活目标。让我们借鉴孙燕院士的经验,重视体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享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