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女子胃痛滥吃药患晚期胃癌

艾女士的故事:从胃痛到胃癌的警示

今年43岁的公务员艾女士,因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的问题,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患上了胃病。每当胃痛发作时,她总会自行购买胃药来缓解,这种做法并没有阻止病情的发展。直到有一天,艾女士进行了胃镜检查,却发现已经身患晚期胃癌。

艾女士的病例并非个案。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消化道肿瘤专家杨全良指出,许多老胃病患者由于工作、经济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就医确诊,而是选择自我药疗。当病情反复发作、加重时,才寻求医生的帮助。遗憾的是,此时三成以上的患者已经发展到晚期胃癌。

艾女士的故事提醒我们,面对胃痛、胃区不适或消化道不适,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是至关重要的。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进行胃镜、钡餐、CT、彩超、大便潜血等多项检查。特别是对于有胃病家族史、反复出现胃痛症状,以及生活习惯不良、工作压力大、长期食用腌制品或发霉食物、高盐饮食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直接有效的胃镜检查。

胃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治疗对于胃癌患者至关重要。

常州地区的胃癌发病率并不低,医生提醒,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各地的发病情况存在很大差异。预防胃癌,重点在于改善饮食习惯,避免进食粗糙食物、少吃或不吃盐腌食品、低盐饮食、少食烧烤、油炸食物,不饮烈酒、不抽烟,多吃新鲜蔬果,多饮牛奶。按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食物温度适宜,不宜过烫。

医生对于胃癌治疗有三点忠告:一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二是手术为首选,需规范进行;三是患者需正视现实,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样程度的恶性肿瘤,心态好的患者与心态差的患者在临床效果上往往有显著差异。面对胃癌,我们不仅要依靠医学治疗,更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从日常生活中预防胃癌的“黄金”策略

胃癌,一个令人心悸的词汇,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却存在着预防胃癌的“黄金”食品。这些食品,如卷心菜、胡萝卜、花椰菜、洋葱、柑橘等,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E,它们能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不仅如此,国内外的众多调查都指向了这些食品,包括牛奶、豆制品、鲜鱼、鲜肉和蛋,它们对胃黏膜有着出色的保护作用。

除了饮食因素,胃癌的发生还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证明,胃癌患者的亲属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胃溃疡、胃息肉以及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对于胃癌患者而言,术后随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许多成功抗击胃癌的病患,他们的生存之路都离不开定期复查的作用。专家强调,胃癌手术后并不意味着彻底治愈。即使是早期胃癌术后病人,无需术后化疗,也必须进行术后随访。这是因为随访能够及时发现肿瘤是否转移或复发,从而及早采取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通过随访复查,还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随访呢?在胃癌术后1年内,病人应每3个月来门诊复查一次。第2年内,每半年随访一次。以后每年随访一次。随访并不局限于面对面的方式,还可以采取信访的形式。在复查时,需要关注病人腹部的肿块、肝脏大小、脐部状况、左锁骨上窝的淋巴结是否肿大以及直肠前凹是否有肿块等。每半年进行一次腹部B超、CT和肿瘤指标检查,胃镜一年一次,以明确是否有复发或远处转移。

生活细节中,我们不仅可以依靠饮食来预防胃癌,更应注意身体的细微变化,定期进行体检,早发现、早治疗。让我们携手,共同抵御胃癌的侵袭,迎接健康的未来。

推荐阅读:(来源人民网)

上一篇:哪些小偏方能够治疗小阴茎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