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菜农为求杀虫高效 禁售农药换包装再上架
近期社会上关于农药滥用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促使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反思。近日,记者前往山东蔬菜基地济宁市金乡县进行了暗访调查。在这里,记者发现仍有部分菜农为了追求高效的杀虫效果,违规使用国家已经禁售的农药。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农资店主竟然自行配制农药,其中高毒农药深受菜农追捧,却给市民的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
在金乡县,各种蔬菜如大蒜、圆葱、芹菜、黄瓜等种植广泛,拥有2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是山东省的重要蔬菜产地。正值大蒜产销季节,记者在地里收蒜的菜农中了解到,由于当前蒜价低迷,许多菜农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依赖高效果农药来保障产量。
在金乡县的胡集、金屯、唐口等镇的农资店与农药店,记者发现一些禁止生产和销售的农药经过换包装和名称后依然有售。一些店主甚至拿出所谓的“高效农药”向记者推荐,声称其真实成分就是已经被禁止在蔬菜和果树上使用的农药。
不仅如此,一些农药店主还自己“研究”配药,将各种农药混合在一起调配,寻求最佳的杀毒效果。这些店主往往不具备相关农药知识,只是根据用药效果进行“钻研”。他们推荐的农药深受菜农欢迎,但却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
令人担忧的是,菜农和农药经营者的知识普遍欠缺,对于农药的毒性高低以及可残留情况知之甚少。在选择使用农药时,菜农唯一的判断标准是杀虫效果的好坏,而其他标准则被忽略。
面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市里组织过经销商学习农药知识,但效果并不显著。农资店主们表示,他们只能被动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对于一些突然被告知禁用的农药,他们也只能下架。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更多的人共同努力。我们需要加强农药知识的普及,让菜农和农药经营者了解农药的毒性、残留情况以及安全使用标准。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力度,严格禁止违规农药的生产和销售。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市民的食品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应该倡导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理念,鼓励农民使用环保、安全的农业生产方式。消费者也应该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选择健康、安全的食品。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农药滥用问题,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农资店老板们肩负着为农民提供农业物资的重任。他们中的许多人对于农药知识却显得一知半解,对于农药残余对环境和农作物的潜在危害更是认识不足。这种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菜农对高毒农药的滥用现象,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农药的正确使用对于农业生产的保障至关重要,缺乏知识的农资店老板可能会将错误的农药知识传递给农民,误导农民使用高毒农药。这不仅会对农作物造成损害,更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普及农药知识,提升农资店老板对农药残余危害的认识,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农药知识的宣传应该从农资店老板入手,层层宣传,广泛普及。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向农资店老板们传授正确的农药知识,让他们了解农药残余的危害以及正确使用农药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农资店老板们可以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正确的农业指导,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从而达到控制农药残留的目的。
让我们共同努力,从农资店老板做起,普及农药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保护我们的农业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个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坚持。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创造一个更加绿色、更加健康的农业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