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明胶:5倍暴利滋生大量非法作坊
工业明胶引发的“瘟疫”已经蔓延至多个领域,让无数行业和品牌受到重创。在这场危机中,明胶行业的两家上市公司青海明胶股份有限公司和包头东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却成为了受益者。近期网上爆出青海明胶收购废品站里的骨头作为原料,因污染严重而屡遭投诉的新闻,使得局面再次陷入混乱。
明胶行业一直隐藏着巨大的暴利,这使得大量非法作坊涌现。尽管正规企业努力遵循高标准的质量控制,但由于非法企业和产品的泛滥,它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某大型明胶企业的负责人赵永林表示,这个行业充斥着大量的非法小作坊,正规企业难以与之竞争。据他估计,全国至少有上千家明胶生产企业,但大多数都没有登记在册。
这些非法企业之所以得以存在,一方面是因为暴利的驱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药企为了降低成本而采购低价产品,从而助长了非法企业的嚣张气焰。明胶可分为食用明胶、药用明胶、照相明胶和工业明胶四大类。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企业使用蓝矾皮生产工业明胶,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但绝对不能将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和药用明胶使用。
工业明胶与食用明胶、药用明胶在外观和物理性质上的相似性使得区分变得困难。据广东省东莞市新成明胶有限公司的赵经理介绍,工业明胶的售价远低于食用明胶和药用明胶,一些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不惜铤而走险将工业明胶冒充药用明胶销售。
正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只能满足一小部分需求。中国日用化工协会明胶分会秘书长姚龙坤表示,全国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有资格生产食用明胶和药用明胶。而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估计,即使不算被工业明胶替代的“食用明胶”,合格食用明胶的实际缺口可能更大。药用明胶的生产企业更是稀缺,仅有几家企业获得国家药监局批文。
这场危机揭示了明胶行业的深层次问题,包括非法企业的存在、暴利驱使下的不正当竞争以及正规企业的困境。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行业内的共同努力和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让明胶行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在中国明胶行业中,中法合资公司罗赛洛以其卓越的生产能力引领市场。该公司凭借强大的技术和资源实力,年产能高达惊人的两万吨。相较于国内其他竞争对手,如上市公司青海明胶和东宝生物,罗赛洛的生产规模无疑占据了显著优势。青海明胶和东宝生物的年产能分别为五千吨和四千两百吨,而甘肃明珠虽然年产明胶仅千吨规模,但整体而言,这些公司的年产能总和超过三万吨。
药用明胶的需求巨大,全国药厂每年至少需要十万吨以上的供应。令人困惑的是,尽管需求如此旺盛,目前获批生产的药用明胶却只有五万吨。面对这一巨大的供需缺口,赵永林不禁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那么,不足的这部分,又是谁在满足呢?”
这个问题不仅揭示了当前药用明胶市场的现实困境,也暗示了行业内存在着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或许有一些企业或个人,在法律的边缘游走,生产那些未获批准的药用明胶,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种现象无疑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不稳定性。
罗赛洛和其他几家领先的公司,作为行业的佼佼者,不仅面临着满足巨大市场需求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行业秩序和产品质量的重要责任。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市场环境中,他们的每一个决策和生产行为,都将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期待罗赛洛和其他明胶生产企业能够加大投入,提高产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也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确保药用明胶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公众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