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免费医疗是政策忽悠 国人不要幻想免费午

俄罗斯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热议及其在中国的思考

近日,俄罗斯全民免费医疗的新闻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各国医疗卫生制度的差异使得这种全民免费医疗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难以复制。对此,我国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各国医疗卫生制度是世界性难题,我国正在朝着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而努力。

在我国,新医改三年来的成果显著。公共财政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前所未有,全国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达数万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上医保政策的推进,使得我国全民医保的覆盖率达到了98%。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的支付比例也在提高,而且新农合大病报销比例可达70%,建立起的大病保险还能报销自付部分的50%,总报销比例可达到85%左右。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朱恒鹏提出一个观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强调所谓的免费医疗其实是一种全民医保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医疗机构仍然全额收费,但费用大头由医疗保险承担,患者只需支付一小部分费用。这种体制虽然为患者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医疗机构可能会通过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技术的手段来吸引患者,而患者由于自费的额度很小,更关注医疗服务的质量而非价格,这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医保资金出现赤字。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总是希望少交钱,看好病,使用最好的设备和技术。然而站在医院的角度,他们希望获得更多资源的同时获得更多回报。这种冲突实际上是公共选择问题,需要社会清醒地认识到愿意拿出多少资源用于医疗卫生。因为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医疗资源的增加可能会减少其他领域的资源分配。

俄罗斯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实施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热议。在我国,虽然全民医保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医疗卫生制度都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也需要思考愿意为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多少资源,以实现更好的医疗保障。朱恒鹏教授警醒:理想与现实间的医疗真相

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教授在一次媒体访谈中,用他一贯的直率与敏锐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关于医疗的真相。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流,警醒那些在“免费医疗”幻想中沉浸的国人。

朱教授明确表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经典的经济逻辑同样适用于医疗服务。他严肃地指出,所谓的“免费医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免费,背后往往是由全民共同承担的税收支撑。换句话说,我们最终还是要为自己的医疗服务买单。

朱恒鹏进一步分析,如果实行免费或低价医疗制度,人性使然,人们可能会倾向于过度利用医疗资源。想象一下,当知道看病几乎不花自己的钱时,人们可能会蜂拥而至公立医院,这无疑会给本就紧张的医疗资源带来更大的压力。在这种制度下,公立医疗机构中的医生和护士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激励而出现工作积极性下降的问题。因为他们拿到的工资是固定的,无论工作表现如何,收入都不会有太大变化。这与目前医疗体系中的积极性和效率相悖。

朱教授的话语是现实的写照,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他提醒我们,任何政策的实施都需要综合考虑其可能带来的后果和影响。当我们憧憬一个美好的医疗愿景时,也要认识到现实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免费医疗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找到一个既能保障公平又能维持效率的平衡点。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医疗服务,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医疗体系而努力。更多内容,请浏览微微健康网的综合报道。

上一篇:代表建议整顿无底线追星行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