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标注盲文凤毛麟角 业内鼓励企业“盲标”

近日,细心的读者发现了一种新的变化玻璃瓶装的北冰洋饮料身上增添了一串盲文标识。这些盲文悄然出现在瓶身,向消费者传递着实用而温暖的信息。通过了解,这些盲文的含义是“如有破损,小心划伤”。这一举措体现了企业对于特殊群体的关注和尊重。

北冰洋的这一改变,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点赞。张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这样的设计有点意思,关注了弱势群体,挺人性化。”网友们也纷纷表示,北冰洋的新包装不仅让他们回忆起童年的味道,更重要的是,这些盲文标识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温暖和便利。

尽管北冰洋在瓶身上添加了盲文标识,但目前在市场上,类似标注盲文的商品仍然凤毛麟角。除了和个别药品上带有突起的圆点以便盲人识别外,盲文服务主要集中在电梯间和博物馆等公共场所。盲人协会表示,希望更多企业能在商品包装上加贴盲文标识,让残障人士在生活中感受到平等待遇。

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超市中的商品外包装上很难找到盲文标识。尽管有的超市设置了无障碍通道,为盲人购物提供了便利,但盲人外出所需的语音提示设备、盲道等购物设施并不完备。曾经,北京沃尔玛购物广场建国路店率先启动全国首个“视障人士无障碍自主购物专柜”试点,为视障顾客提供了特殊的识别笔和商品盲符标签。现在这一专区已经取消,商品也不再粘贴盲符标签。

在药店中,记者走访多家药店后发现,常见的药品如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冲剂等包装上都没有盲文标识。仅在三九皮炎平(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的包装上增加了盲文标注。当问及增加盲文的难度时,一些制药企业表示,加印盲文会增加成本和手续,而且在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尚属空白。

尽管面临这些困难,但我们仍然期待着更多的企业和部门能够关注盲人群体的需求,积极参与到为盲人提供便利的行动中来。毕竟,方便广大盲人群体不仅是道德的表现,更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期待有一天,盲文服务不再局限于某些特定的场所,而是成为商品包装的标配,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感受到平等与尊重。这样的改变虽然微小,但却足以温暖人心,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在充满生机与创新的浙江省,药品生产领域迎来了一次温馨而富有前瞻性的变革。早在2008年,部分药品生产企业便开始在药品包装上融入盲文标示的设想,并付诸实践。这一行动的背后,是浙江省对特殊群体需求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浙江省药品生产企业的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当时,浙江省专门下发了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药品包装增加盲文标示的具体要求和规范。这不仅是对残疾人群体的一种尊重和关爱,更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推动。

如今,经过数年的发展,已有部分药品企业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华润三九、阿斯利康(中国)、浙江贝得药业等领先的药企已经在他们的部分药品包装上增加了盲文标示,为视力障碍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一改革不仅体现了药品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心,更彰显了其对于创新和人性化设计的重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些药品生产企业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他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也注重社会效益的积极态度。

盲文标示的药品包装不仅为视力障碍患者提供了准确、便捷的用药信息,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这种创新的尝试,不仅提升了药品包装的实用性和人性化,也展现了药品生产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决心和行动。期待未来有更多的药品生产企业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上一篇:产房里失踪的胎盘真的能大补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