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隐患大,7岁之前是关键
儿童多动症,常常被人们简单地理解为孩子过于活泼,似乎无伤大雅。近日一起两岁幼童因喝不到水就拿菜刀将哥哥的肌腱砍断的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多动症危害的广泛关注。
本月2日至7日,重庆儿童医院开展了“儿童多动症关爱周”活动。据统计,我市儿童多动症发病率高达5%,按照每年30万新生儿的数量计算,我市每年新增的多动症患儿数量超过1.5万。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易怒、暴躁、冲动等行为,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令人震惊的案例:一个暑假,哥哥带着弟弟回到南川老家,晚上,哥哥在一楼厨房喝水时,两岁的弟弟因为没有及时得到水而拿起菜刀,砍伤了哥哥的手。幸运的是,弟弟力气不大,没有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这个事件让我们不禁要问:这个两岁的孩子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是单纯的脾气倔强吗?还是可能患上了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易怒暴躁、冲动、自尊心低等。专家表示,左二娃很可能患有多动症。造成儿童多动症的原因包括遗传及生理因素和家庭因素。在这个案例中,家庭教育可能是主要原因。父母的教育方式,无论是过于严厉还是过于溺爱,都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多动症症状。
梅其霞教授表示,7岁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多动症的治疗,改变教育方式至关重要。如果症状严重,就需要用药物对其中枢神经进行控制。据统计,我国儿童多动症发病率为3%-7%,我市多动症患儿发病率在5%左右。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让我们共同关注儿童多动症,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你的孩子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不要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家长也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避免因为不当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出现多动症症状。多动症,一个常常被误解和忽视的病症,它并非如某些家长所想的那样微不足道。相反,它的存在,可能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埋下一颗隐形的。这是一个需要家长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关乎到孩子的未来,关乎到家庭的幸福。
我们不能因为多动症的症状程度不同、表现各异,就忽视它对孩子的影响。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动都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多动症的孩子,他们可能在注意力、行为控制等方面遇到困难,也许在学习、社交等各个方面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实际上可能是孩子内心的挣扎和困扰。
家长们,请记住,孩子的成长没有小事。多动症虽然不会像重大疾病那样显而易见,但它的潜在影响却不容忽视。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给孩子带来一生的遗憾。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不要等到问题严重到无法忽视的地步,才去寻求帮助。我们需要提前预防,及时发现,积极治疗。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未来努力,为他们的成长护航。每一个孩子的笑容都是家庭的希望,每一个孩子的成功都是家长的骄傲。为了这份希望,为了这份骄傲,请让我们一起关注多动症,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家长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未来打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不再忽视多动症的存在,用我们的爱和智慧,帮助孩子度过难关,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也是我们为孩子未来的付出。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孩子的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