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推住院无陪伴服务 不再一人住院全家忙活

天津市卫生计生委近期在天津医院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旨在推进住院患者的无陪伴和营养治疗型包餐工作。这次会议吸引了全市三级医院院长的关注。天津医院作为以骨科诊疗为特色的三级医院,现场分享了其实行无陪伴服务的经验。

天津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王贺胜表示,天津正逐步推广无陪伴服务,计划到2016年年底创建10家无陪伴医院及100个无陪伴示范病房。天津医院与第三方物业公司合作,招募培训专业的护理员,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按照市物价局的规定收取费用。医院还为每位患者提供营养治疗型包餐。

每位患者在入院时都会收到一份无陪伴告知书,每天设定家属探视时间,医生与家属沟通病情。目前,天津医院开放床位1张,拥有300余人的职业化护理员队伍,分散在33个住院病区。这一服务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好评。

王贺胜提到,传统的陪护方式不仅使家属疲惫不堪,还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医院的诊疗秩序。实行无陪伴服务有利于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早在2005年就开始实行这一制度,已有27万人次住院患者从中受益。

天津市将无陪伴工作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之一,鼓励医疗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为此,天津市制定了考核评价标准,增加了无陪伴医院护理人员比例,并将其纳入医疗单位整体考核。

推进无陪伴服务并非易事。尽管患者普遍期望解决“一人住院全家忙活”的问题,但现实与期望之间仍存在距离。开展无陪伴服务可以减少陪护人员带来的医院管理问题,消除护理不到位引发的医患矛盾,提高医院的满意度和美誉度。但护理服务定价过低,政策性亏损使医院缺乏改善护理服务的动力。

细究之下,“一人住院全家忙活”现象的根源在于护理服务定价过低。护理服务经年累月的政策性亏损使医院对此缺乏动力。要普及无陪伴服务,需要调整价格政策、优化编制管理、配套医保报销政策等。天津市的决策显示出远见和勇气,但要使这项工作持续下去,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天津市在无陪伴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需努力解决存在的挑战,以期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创造更好的环境。改革的征程,犹如破浪前行的航船,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一次改革的推进,都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需要医患双方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理解。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和谐共生的关键所在。

在这场改革的征途中,医患双方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医疗体系的核心,也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医生们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而患者则给予医生信任与支持,共同抗击疾病。改革的推进往往伴随着利益的调整与观念的转变,这就需要双方以开放的心态,理解和包容彼此的差异,共同为医疗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社会各相关方也是推动改革不可或缺的力量。、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应当积极参与改革进程,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他们还应当承担起宣传引导的责任,提高公众对改革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为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有力的社会氛围。

改革的道路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改革的目标。我们要深入理解和把握改革的内在规律,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推进改革。我们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共识,共同为改革的深入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新闻推荐:

1.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共建共享的新模式

2. 医患关系重塑:信任与理解的桥梁

3.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医疗改革的与广度

4. 改革中的利益调整与观念转变:挑战与机遇并存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为构建更加和谐、高效、公平的医疗卫生体系而努力!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