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医改不容松懈 多项新举措促进医改

近期,全省卫生工作会上传来消息,河南省决定取消以药补医机制。这一改革将在今年在县级医院试点,力争在2013年在县级医院普遍推行,到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这一决策背后,是公众对于“看病贵”问题的持续关注,以及对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的深深忧虑。

长期以来,以药补医机制成为推动医药费用上涨、药品滥用、扭曲医务工作者行为的重要因素。卫生部部长陈竺明确表示,这一机制必须彻底根除。我省积极响应号召,在全省范围内稳妥有序地展开改革。去年,全省所有办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及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焦作沁阳、修武两个市县更是率先启动县域内整体医改,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省卫生厅负责人表示,到2015年底,全省所有医疗机构都将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

与此为了缓解城市大医院患者过多的现状,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我省将持续实施“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倍增计划”。到2013年底,全省县级医院床位将大幅扩展,千人口床位数将达到甚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对于人口超过百万的县域,将规划建设一所三级医院;对于人口50万的县域,也将确保有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卫生部门还将依托郑州的地理优势,加快郑汴一体化进程,打造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

去年我省卫生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严惩滥用抗生素行为上,全省三级医院对不合格处方责任人处理5297人次,二级医院7310人次受罚。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院的药占比全部统一公示,这让百姓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医疗费用的构成。

去年我省的卫生工作成效显著。按照要求,三级医院抗生素品种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药占比下降近4个百分点,为百姓节约了大量医药费。尽管看病花费有所增长,但整体来说,新农合制度的推广使得更多农民受益,全年累计补偿医疗费用达到128亿元。

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我省卫生工作能够继续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也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坚守医德,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温馨、人性化的关怀。新农合改革:突破区域界限,实现全省直补

一项重大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新农合制度已经实现了全省跨区域直补的壮举。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对农村百姓健康保障的巨大提升。住院费用补偿封顶线高达10万元,这意味着农村患者在面对重大疾病时,能够得到更为坚实有力的保障。

更令人振奋的是,全省所有农村儿童患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6种重大疾病的住院补偿比例高达90%。这一政策犹如一场及时雨,为那些因疾病而陷入困境的家庭带来了希望。新农合按病种付费的试点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30家试点医院共收治按病种付费患者2.5万例。这一改革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比按项目付费降低了1806.48元,降幅高达44.86%,体现了制度改革的实效性和人民导向。

在这场医疗改革的浪潮中,医疗资源的丰富和优化同样令人瞩目。两年来,省、市医疗机构投入巨额资金,新增床位超过4万张,这不仅缓解了患者的住院压力,更是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千人口医院床位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均有显著增长,与全国相比差距明显缩小。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资金投入,不仅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更是让广大民众切实感受到了医疗改革的红利。每一次进步,都是对农村百姓健康福祉的坚实保障,也是对全民健康事业的积极推动。这样的改革,值得我们为之点赞,为之骄傲。

上一篇:亚当斯公平理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