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新版地图哪里买(南通:新版地图里的大主城)
南通市区的新地图:一座大城市的崛起
了解一个城市的最佳途径无疑是查看地图。最近发布的《南通市区图》新版本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透过这张新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南通市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在版的《南通市区图》中,市民可以发现许多新的景象。运城公园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横跨河流的虚线已经变为实线,预示着南通地铁建设的稳步前进。对比2019版和2020版的地图,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
多年来,南通一直致力于建设长三角北翼的中心城市。通过不断融入大战略,南通实现了快速发展。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南通市通州区被撤销,大大拓展了主城区空间。2020年,崇川与港闸合并,海门撤市设区后,市辖区面积从1500多平方公里跃升到27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300万。这一切标志着南通作为现代化大城市的崛起。
当我们打开新地图时,最直观的感受是街区城市面积变大了。主城区和城区的范围和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测绘地理信息处处长邢介绍,原崇川区、港闸区行政区划合并,海门撤市设区后,城市版图发生了重大调整。这意味着南通的多中心、群体式大城市基本形成。
除了行政区划的变化,交通的变迁也是南通发展的精彩篇章。南通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正在建设中,公共交通已经进入了地铁时代。沪苏长江铁路大桥、通西高速公路、南通西站、童眼高铁等对外交通枢纽工程相继建成,为南通的发展打开了新的通道。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周建飞表示,十年来,南通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江苏省中下游一跃成为前三,铁路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也大幅增加。通江达海高等级内河航道网基本形成,境内总里程居江苏省第二位。南通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也表明了城市的发展速度和潜力。
新地图展现了南通市区的大变化和大发展。这座大城市正在不断壮大,交通、经济等方面都在实现跨越式增长。从这张新地图中,我们可以寻找到南通未来现代化城市的影子。【新华日报报道】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唐勇透露,南通长江沿岸的五山地区,新观测记录物种已达到37种。一度消失于人们视野的珍稀物种如江豚和猪獾等重现此地,数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从沿江到沿海,从繁华的城市到静谧的郊野,南通大地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青绿江山画”。
更令人欣喜的是,南通的生态成就不仅体现在物种的多样性和数量的增长上。单位GDP能耗连续四年全省最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连续四年稳居全省榜首,国考断面水质改善幅度更是位居全省第一。五山及沿江地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不仅腾出了12公里长的沿江生态岸线,更新增了超过6平方公里的森林绿地,“生态伤疤”神奇地变成了“绿色氧吧”。上月,南通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称号,这一笔笔生态红利持续为南通人民的幸福生活加码。
这座城市的“大”,不仅仅在于其广阔的面积、众多的人口和强大的经济,更在于其美丽的生态、精细的管理、幸福的生活、浓厚的创新氛围和远大的发展目标格局。厚重的底色和丰富的细节共同构成了南通这座大城的点睛之笔和质感所在。
南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为南通的现代化建设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到2035年,南通将建成现代化城市,具有枢纽功能优、产业实力强、城市能级高等特点。发展的主攻方向明确,即建设“一枢纽五城市”。耿肖肖是一位从老家徐州来到南通的年轻人才,他感叹这里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创新创业氛围也十分浓厚,最终决定在此安家落户。
统计数据显示,南通的人才总量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均居全省前列。南通正高标准规划建设沿江科创带,集聚全市的科创资源,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南通市委书记王晖表示,南通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作用,努力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江苏省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区域中心城市,打造跨江融合、陆海统筹、江海联动的战略枢纽。南通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期待。在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南通正加快把“大写意”变成“工笔画”,全面拥抱江海时代。(记者 张周楠 贲腾)同时附上南通主城区详细地图和南通城市化地图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