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吐槽视频彩铃(罗永浩批运营商彩铃)

彩铃业务:罗永浩的吐槽与运营商的消费陷阱

近日,罗永浩对视频彩铃业务的批评将运营商推向了风口浪尖。财经评论员张雪峰指出,运营商在未通知用户的情况下私自开通彩铃,涉嫌违反相关法规,这是一种“霸王条款”,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乱象为何持续不断?

罗永浩在微博上爆料了中国移动的视频彩铃业务,并指出很多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此项服务。不少网友纷纷表示,不止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也存在同样问题,用户似乎没有太多选择权。有联通用户甚至表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了每月6元的视频彩铃费用。

也有网友认为视频彩铃服务有其用处,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商业需求的人士。视频彩铃是三大运营商在5G时代大力推广的特色业务,由原先的音乐彩铃升级而来。联通官方介绍称,视频彩铃是基于VoLTE技术,向拨打者呈现的视频融合放音服务。

业界分析认为,由于5G建设成本高昂,运营商面临营收压力,视频彩铃是增加收入的新途径之一。但自2000年前后,电信增值服务就不断爆出乱象。尽管相关部门曾开展规范和治理活动,但在移动通讯时代,这种“不知情”开通的服务为何仍在继续?

张雪峰指出,原因是多方面的:运营商有赚钱的需求,通过开通彩铃业务能带来收入;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违规成本较低。而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范世乾则表示,运营商为了自身利益,没有切实履行经营者义务,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不排除运营商在人工电话、短信营销等环节未向用户清楚说明,诱导用户草率同意开通相关服务的情况。

“用户不知情私自开通彩铃”违反法规

最近,天津的李先生发现自己和妻子的手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拥有了联通的视频彩铃广告。对于为何会有这一服务,李先生感到十分困惑。他表示自己作为商务人士,注重外界形象,不知道彩铃内容可能会损害形象。

罗永浩批评运营商彩铃业务:隐秘且侵犯消费者权益

李先生最近爆料,运营商推出的视频彩铃业务让他感到气愤。他表示,这一功能极为隐蔽,若非朋友告知,他几乎未曾察觉。对此,他抱怨道:“以前的音乐彩铃尚可远离,现在的视频彩铃却让人无处可躲。更糟糕的是,运营商甚至播放广告,作为用户却一无所知。”

财经网科技注意到,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视频彩铃的投诉已逾2条,三大运营商因此饱受指责。用户纷纷控诉他们被“私自开通视频彩铃”。

针对这一问题,专家们纷纷发表意见。范世乾指出,如果运营商确实未通知用户就私自开通视频彩铃,那么他们已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他强调,经营者不得利用格式条款、通知、声明等方式,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利。夏海龙亦表示,运营商的行为侵害了用户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随着居民消费的持续增长,针对运营商的消费陷阱吐槽不断。据统计,交通通信消费在居民人均消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针对视频彩铃的开通问题,有网友认为大多数人可能是被营销手段误导。也有网友指出,面对运营商的营销,消费者应保持警惕,避免随意接听或交谈。

范世乾进一步指出,如果运营商诱导或误导消费者开通彩铃业务而未详细告知服务内容,这可能构成虚假宣传。他还提到运营商的广告行为也存在问题。根据《广告法》,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向其发送广告。而视频彩铃中的广告内容已违反了这一法规,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除了视频彩铃问题,运营商的其他套路也备受关注。例如,“免流量套餐”和“免费升级套餐”等。有媒体报道称,即便消费者知道这些套路,仍难以防范,因为运营商往往在收取费用后才让消费者知道真相。通信套餐降档受阻、携号转网困难等问题也备受诟病。用户经常遭遇各种障碍,如免费业务取消困难、办理流程繁琐等。

除了上述问题,运营商的短信和电话营销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夏海龙表示,这些营销行为可能对部分用户造成骚扰。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运营商在进行定向营销前应获得用户同意,并提供方便的撤回同意的方式。

运营商消费陷阱层出不穷,消费者应保持警惕,避免被误导。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运营商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罗永浩对运营商彩铃业务提出批评:隐秘且侵犯消费者权益。对于这一问题,消费者和专家都表达了强烈的关注和不满。

上一篇:长沙市小学毕业考试取消英语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