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破解H7N9病毒感染人奥秘

中科院高福课题组揭示H7N9禽流感感染人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的一支科研团队在病毒感染人的跨宿主传播机制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机制进行了深入阐述。这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已经在线发表在美国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

回溯到2013年,H7N9禽流感病毒首次在上海和安徽两地被发现。高福研究员领导的团队聚焦于两个早期报道的毒株安徽株和上海株。据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副研究员施一介绍,安徽株在此次流感暴发事件中极为活跃,而上海株则仅在一例病例中被发现。从基因序列上看,这两株病毒各自展现出独特的特性。

研究团队通过精细检测发现,安徽株不仅能与禽类受体结合,还能与人体的受体结合。这一特性使得安徽株具备了人群间广泛传播的可能。相较之下,上海株更倾向于与禽类受体结合。这一重大发现为我们理解H7N9禽流感如何在人类中传播提供了重要线索。

目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此次H7N9禽流感病毒具备了一定的人际传播能力。但研究人员推测,由于H7N9病毒仍然主要依赖禽类受体进行结合,而人呼吸道内的黏液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毒的扩散,因此H7N9病毒在人际间的传播仍然有限。尽管如此,我们仍应提高警惕,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特别是在饮食方面。更多关于H7N9禽流感的信息,请关注后续报道。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科学家能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这一病毒的奥秘,为我们预防和治疗H7N9禽流感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

上一篇:高考在线估分(高考在线估分系统2022)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