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家称餐后服药不能完全消除药物刺激

在中国,百姓有着餐后服药的习惯,以减轻药物对肠胃可能带来的负担。这一习惯源于人们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忧。医学专家却指出,即使选择餐后服药,也不能完全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随着国际护胃日的临近,一场关于“抗炎镇痛保肠胃”的科普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上,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胃肠动力学术组委员夏志伟指出,虽然餐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可以减少胃黏膜局部刺激,但药物引起的消化道损伤远不止于此。实际上,大部分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是由于药物成分在血液循环中作用,导致胃黏膜抵抗力下降,占到了高达80%。

夏志伟强调,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对胃肠道损伤较大的药物,或者在需要使用时合并使用保护胃肠道黏膜的药物。他认为,民众在服药前应进行胃肠道的安全性评估。如果服药后出现上腹疼痛、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应及时寻求消化专科医生的帮助,并考虑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来保障胃肠道安全。

现场专家还详细列举了胃肠道的九大高危因素,其中年龄居首,其他包括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史、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抗凝剂、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酗酒和吸烟等。这些因素的叠加可能导致胃肠道健康风险进一步增加。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了解药物对胃肠道的影响以及自身是否存在相关高危因素至关重要。通过科学评估和调整用药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胃肠道健康。

上一篇:超过9成女性有自慰经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