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引热议(高考作文满分作文完
近日,浙江高考的一篇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该文章以海德格尔的名言“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作为开篇,流淌出家庭与社会传统期望逐渐失去指导意义的时代脉搏。许多读者表示,文章开头的引用带有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让人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随着文章的展开,大量的生僻字和晦涩典故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据悉,这篇作文在阅卷过程中经历了三位老师的评分。第一位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两位老师给予了更高的分数,最终经过作文审查组的讨论,被认定为满分作文。这体现了高考作文阅卷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对此文进行了深入点评,他认为这篇文章既展现了老练的思维,同时也带有一定的晦涩性。尽管一般人难以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但陈教授认为这样的文字表达彰显了作者广泛的阅读积累和严密的思维逻辑。他也提醒大家,这样的文字并不是一般高中生能够轻易模仿的。
对于这篇引起广泛争议的作文,许多网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表示看不懂,觉得文章过于晦涩难懂;但也有人赞扬此文深刻有积累,认为“看不懂不代表不好”。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可以看出每个人对于作文好坏的评价标准都有所不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长熊丙奇对此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好的作文应该是个性化的表达,而不是千篇一律。这篇文章之所以得到高分,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思想性和严密的逻辑。但同时也存在比较晦涩的问题。近年来,高考作文强调思辨性,一般学生很难达到如此。
尽管这篇作文因为争议已被删除,但其引发的讨论仍在继续。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同时也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这篇作文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在追求个性化的也要注重表达的清晰和准确。毕竟,好的作文应该是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思考,而不是让人感到困惑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