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
在医学领域中,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有时会对原发病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心电图特征方面,一种名为并行心律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并行心律及其相关的心电图表现。
并行心律是一种特殊的心律失常现象,其心电图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并行心律的联律期间并不固定,期间差异大于0.08s(也有观点认为应大于0.11s)。这种不固定的联律期间是并行心律的一个重要特征,当我们在心电图上观察到这一特点时,应怀疑并行心律的存在。
并行心律还表现在异位期前收缩的周期长度倍数关系上。也就是说,最短的异位期前收缩间隔与较长的异位期前收缩间隔之间存在最短间隔的整数倍关系。当并行心律和基本心律的兴奋同时到达心脏时,会产生室性融合波。这种融合波的出现是并行心律的一个具有特异性的诊断标准,但其敏感性相对较低。
在室性并行心律方面,其心电图特点尤为明显。典型的室性并行心律心电图表现为:各室性异位搏动的联合间期不固定,且多以室性期前收缩的形式出现。频率通常在30至60次/min之间,以30至40次/min最为常见。当频率超过60次/min时,被称为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详细的室性并行心律心电图描述包括:室性期前收缩特征、联律间期、伴随的传导阻滞以及心室起搏点的频率等。需要注意的是,心室起搏点的频率通常比窦性心律慢,且不同类型的传导阻滞会产生不同的心电图表现。典型的室性并行心律实际上是三度传导阻滞Ⅱ类型传导阻滞组合的结果。
(6)对于室性并行心律的室性异位搏动,心电图的定位诊断至关重要。通过观察心电图的表现,我们可以洞悉心脏的工作状态。
三、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的独特之处:
1. 连续的室性异位搏动三次或更多次,QRS波群呈现加宽和畸形。
2. 心动过速始于联律间期不同的室性异位搏动,仿佛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
3. 异位搏动的频率加快,通常在60至150次/min之间,如同心跳的急促乐章。
4. 最短的联律间期或最短的室性异位搏动周期短于正常值的80%,引发关注。
5. 停顿期是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周期的整数倍数,形成一种独特的律动模式。
四、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典型心电图的细致描绘:
1. 当室性并行心律的频率超过60次/min时,可诊断为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其频率多在60至150次/min之间,但也有少数可达到惊人的140至220次/min。Chung的标准则定在70至140次/min之间。
2. 在短阵发作过程中,过速的室性异位搏动间的间期会逐渐缩短,然后突然延长,呈现典型的Ⅰ类型(文氏类型)传出阻滞。如果存在整数倍的间期关系,那可能是二度Ⅱ类型传出阻滞或高度传出阻滞。后者频率虽不快,却极易漏诊。若出现很短的室性异位搏动间隔,可诊断为2∶1阻滞。当阻滞出现并消失时,心率会骤然下降或翻倍,仿佛是一场心跳的狂欢节。
3. 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心室自律性的展现。当自律性脉冲为1∶1传出或2∶1传播阻滞时,室性心动过速的节律呈现出规则型的特点。也可表现为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伴文氏型传播阻滞,展现出独特的律动规律。非典型的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则表现出绝对不均匀的节律或R-R律。
4. 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持续时间各不相同,可反复发作,间隔中恢复正常窦性心律。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从0.90秒到120秒不等,QRS波形以右束支阻滞型为主。
5. 当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符合并行心律规律时,QRS波形与室性心动过速相同,可能出现融合波,仿佛是心脏的一次美妙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