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该怎么治疗

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过敏性哮喘,其并发症严重,可能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间质纤维化,甚至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此病治愈率较低,因此早期定期治疗尤为重要。尤其对于婴幼儿期的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传统的过敏性哮喘药物主要包括抗组胺药和激素类药物。这些药物存在诸多弊端,如嗜睡、疲劳、肝肾损害等,且大多在停药后会复发,症状甚至更为严重。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抗炎是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关键,其中β2激动剂、控释茶碱等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除此之外,以下几种治疗方法也值得关注:

1.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预防和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吸入激素是控制哮喘稳定性的最基本方法,也是一线药物治疗方法。常用的吸入激素有二丙酸氯米松、布地奈德等。近年来,新一代激素如氟替卡松等效果更强,副作用更少。根据哮喘的情况,吸入剂量需适量调整。

2. 脱敏治疗:又称变应原疫苗治疗,是哮喘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临床脱敏治疗主要使用尘螨和各种花粉。研究证实,该疗法可以改变哮喘的自然过程。舌下脱敏治疗因其避免反复注射的麻烦和疼痛,特别适合儿童。

3. 抗白三烯药物:包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合成抑制剂。这类药物不仅能缓解哮喘症状,还能缓解气道炎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通常较轻。

4. 抗-IgE单克隆抗体:如Xoalir,在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对于吸入高剂量激素仍无法控制的哮喘患者,Xoalir具有显著效益。该药物通过抑制IgE相关机制发挥抗炎治疗作用,并可同时改善哮喘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症状。

5. 组胺药物:由于哮喘是过敏性疾病,一旦确诊,应尽快使用抗组胺药物。有效控制过敏性鼻炎对避免哮喘发作或加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对改善哮喘预后至关重要。

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早期治疗、定期就医、遵循医嘱是控制病情的关键。针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治疗,抗组胺药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普通剂量下,抗组胺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过敏性鼻炎,并预防哮喘的发作。而对于需要使用双剂量的患者,可以改善并发性哮喘的症状。采用抗组胺药与伪的联合治疗方案,对于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患者来说,不仅可以改善鼻塞症状,还能显著改善哮喘症状,并减少PEF(峰值呼气流速)的用量。对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的加重情况,持续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能够带来良好的控制效果。

色苷酸二钠作为一种非皮质激素抗炎药,虽然使用较少,但其功能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据研究,它能够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介质释放以及抑制其他炎症细胞释放介质来发挥抗炎作用。

在支气管舒张药方面,这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舒张支气管,以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其中的β2激动剂是缓解急性发作症状的一线药物。这类药物分为速效和长效两种类型。速效β2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和酚丙喘宁等,工作时间为4~6小时,能够迅速缓解哮喘症状。而长效β2激动剂(LABA)如沙美特罗、福米特罗和丙卡特罗等,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特别适合夜间哮喘的治疗。β2激动剂可采用吸入、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首选吸入方法,因为效果快、气道药量高且全身副作用少。

氨茶碱是另一种常用的支气管舒张药。口服的一般剂量是每天5~8mg/kg,茶碱的缓慢释放剂量为每天8~12mg/kg。对于重症哮喘,需要采用静脉给药,注射时需要注意缓慢注射并确保注射时间超过15分钟。溴化异丙托品等抗胆碱药物与β2激动剂联合使用,可以增强和持久支气管的舒张性,尤其适用于单独使用β2激动剂无法控制症状的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治疗方法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发作-治疗-缓解-停止治疗-再发作”的旧模式,转变为“发作-治疗-缓解-继续治疗-减药-长期控制”的新模式。坚持长期定期用药对于疾病的控制具有显著的疗效。这一转变体现了对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持续管理和治疗的重要性。

上一篇:乳腺增生伴有结节疼痛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