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佝偻病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群体的疾病,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维生素D缺乏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对于有条件的患者,还可以通过生化检查和X射线摄片来确诊。

维生素D缺乏史是佝偻病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孕期或孕晚期,如果摄入的维生素D含量不足,阳光照射时间少,就容易出现缺钙症状。特别是在冬春季节出生的孩子,如果喂养不当,未服用维生素制剂或补充食品不足,也容易引发佝偻病。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母孕史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佝偻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病期

1. 维生素D缺乏期:这是佝偻病的初期阶段,尚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生化检查可见维生素D缺乏的迹象。

2. 早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轻度颅骨软化、患珠等,血钙、血磷轻度下降,碱性磷酸酶轻度上升。X线检查可能正常或仅见初期变化。

3. 激期:症状加剧,出现明显的颅骨软化、患珠等,血钙、磷明显下降,碱性磷酸酶明显上升。X线检查可见各种激期变化。

4. 恢复期:经过治疗和阳光照射后,神经精神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血钙、磷回升,碱性磷酸酶下降。

5. 后遗症期:症状消失,留下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血液生化正常,X线检查恢复正常。

二、重度佝偻病

根据骨畸形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一些其他症状,如出汗、易激怒、夜间惊跳等神经精神症状。

在骨骼病变方面,可见囟门增大、闭合延迟、出牙延迟等头部症状。胸部可能出现肋软骨区域扩大、肋骨软化等症状。腹部肌肉松弛肿胀,外观为小提琴胸腹休征等腹部症状也可能出现。这些畸形可能影响心肺功能。

关于老年人的胸骨手柄呈现浅形状的话题,这是佝偻病后遗症的一种体征。进一步观察,我们会发现,活动性佝偻病的儿童久坐后,脊柱可能出现后弯,甚至偶尔出现侧弯,让人担忧不已。大便过于频繁也可能导致骨盆变形,前后径缩短,这甚至可能成为未来女性分娩的难题之一。

在佝偻病的发展过程中,四肢的骨骼也会受到影响。大约7到8个月后,儿童四肢骨骺会扩大,特别是腕关节尺和桡骨远端,会出现圆钝肥大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佝偻病的手镯。而在学步阶段,由于骨质软化和身体的重力和张力影响,会出现“O”型腿。这种腿部弯曲可能出现在小腿的1/3处、中部、膝关节、股骨甚至股骨颈部,弯曲严重且难以恢复。

患有严重佝偻病的儿童有时会受到病理性骨折的困扰,这往往被我们忽视。除此之外,严重佝偻病儿童可能伴随肝、脾肿大、贫血等症状。部分儿童的智力发展会受到影响,出现延迟。还有部分新生儿会出现喉咙喘息、吸气困难、吸气伴有回声等症状,被称为先天性发育不良。在给予维生素D后,这些症状随着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可以逐渐恢复。但严重佝偻病儿童的运动功能建立会延迟,已经建立的运动功能也可能因为活动性佝偻病的影响而下降。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佝偻病的血生化表现。在维生素D缺乏期,血中25-OHD3水平下降,1,25-(OH)2D3也下降或正常。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也会发生变化。在恢复期,这些指标会有所上升,并最终达到正常水平。

通过X线片,我们可以更客观地诊断佝偻病。X线不能反映佝偻病的早期状态,但X线片中的佝偻病迹象与骨组织学的病理变化相对应。佝偻病的各期X线与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密切相关,临床佝偻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在X线上也显示出相应的变化。

早期佝偻病的X线片可能看起来正常,初期临时钙化带可能正常或模糊或消失。在激期,腕关节干骺端变化明显,皮层变薄,核距离增宽。激期是佝偻病活动期的最高峰,X线片显示干骺端增宽,杯口变形,骨皮呈松散或层状变化,骨小梁稀疏或网状。在恢复期,可以看到临时钙化带、骨骺核、骨小梁等逐渐恢复。X线动态显示佝偻病活动时,尺骨先受影响,然后扩展至桡骨;恢复期则相反。这些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诊断信息。

佝偻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并关注。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佝偻病的相关知识。

上一篇:北京冬奥会开幕 直击现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