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能垂体腺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治疗无功能腺瘤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内科治疗。手术治疗是首选,通常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临床表现。对于压迫症状明显、肿瘤较大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一系列症状。成功的手术还可以为免疫细胞化学检查提供标本,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无症状的微腺瘤,则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后,视觉缺陷和神经症状应得到密切关注,以防止视觉交叉和脑神经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蝴蝶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使90%的病例视野缺损得到改善,约60%的视力可以完全恢复。手术可能会导致垂体功能下降,需要密切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手术切除不完全或术后复发的患者,可以进行放射治疗。研究表明,术后放射治疗的复发率并不低于不放射治疗的患者。大多数学者认为,术后放疗对改善无功能腺瘤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放疗的主要副作用也是垂体功能下降,需要定期监测垂体激素和靶腺激素水平。

内科治疗无功能垂体腺瘤的方法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效果仍不理想。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的药物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多巴胺激动剂、GnRH激动剂和GnRH拮抗剂等。

奥曲肽是一种生长抑素类似物,可以用于治疗无功能垂体腺瘤。研究表明,许多无功能垂体腺瘤含有生长抑素受体,这是奥曲肽治疗的基础。奥曲肽的疗效与肿瘤生长抑素受体密度有关,密度越高,疗效越好。奥曲肽的常用剂量为每日150~600g,但也有一些患者使用更高剂量的奥曲肽。除了可能缩小肿瘤外,奥曲肽还可能直接影响视网膜和视神经,改善患者的视力缺损。

多巴胺激动剂如溴隐亭对某些无功能腺瘤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早期报道称大剂量溴隐亭可以减少绝大多数无功能腺瘤,但后续研究并未证实其如此好的效果。

治疗无功能腺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在对Liuzzi研究的溴隐亭治疗无功能腺瘤的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该药物在大部分患者中的效果令人遗憾,仅有约两成的患者能够实现肿瘤的缩小。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肿瘤体积没有显著变化的患者中,溴隐亭依然起到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如果不使用溴隐亭,这些患者的肿瘤可能会进一步发展。

溴隐亭的疗效与多巴胺受体的数量及存在位置密切相关。多巴胺受体越多,药物疗效越显著。溴隐亭的作用与疗程时间相关,但与其剂量大小关系不大。即使是高剂量的溴隐亭(如每日20mg或更高),也无法增加肿瘤缩小的几率,但其长期使用的确可以增加肿瘤缩小的比例(超过一年)。除了抑制肿瘤生长外,溴隐亭还能降低血液促性腺激素及其亚单位的水平,这一过程同样需要时间。对于无功能腺瘤患者而言,溴隐亭还能降低其血液中的PRL水平。相较于PRL瘤患者,无功能腺瘤对溴隐亭的反应有其独特性。这是因为无功能腺瘤中分泌功能的细胞比例较低(通常少于5%),且分泌功能强的瘤细胞才拥有更多的多巴胺受体。溴隐亭虽然能使部分分泌功能活跃的瘤细胞萎缩,但无法使整个肿瘤体积显著缩小。根据Lania等(1995年)的研究,PRL瘤在受体-G蛋白-效应器耦合方面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也使得溴隐亭在无功能腺瘤上的作用相对较弱。

除了溴隐亭之外,其他治疗方法如GnRH兴奋剂和拮抗剂也在无功能腺瘤的治疗中被尝试使用。但由于无功能腺瘤起源于促性腺激素细胞,这些细胞对GnRH存在所谓的失敏反应,因此长期使用GnRH兴奋剂并不能取得显著效果。同样地,尽管短期使用GnRH拮抗剂可以降低血促性腺激素和无功能腺瘤患者的亚单位水平,但长期使用的效果并未得到证实。目前对于无功能腺瘤的治疗仍倾向于采用溴隐亭和其他辅助手段的综合治疗。

尽管许多治疗方法面临挑战,但垂体无功能腺瘤患者的预后并非全然悲观。除了有效的药物治疗外,还需要关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梗死和垂体卒中,并对伴有的腺垂体功能减退进行有效治疗。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可能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手段以改善生活质量。对于无功能腺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上一篇:肾病蛋白尿吃什么药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