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腹股沟斜疝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治疗
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面临两种主要治疗方法:佩戴疝带和手术修复。手术修复是理想的治愈方式,但疝带在某些情况下也是适用选择。
疝带治疗主要适用于年老体弱、生病或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使用疝带时,患者需平躺,确保疝内容完全回收,因此不适用于难复性疝。疝带的大小需合适,疝帽需略大于疝环,以压住疝环顶部,防止疝块突出。患者白天佩戴,夜晚则取下。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疝囊颈肥大坚韧,甚至使疝内容与疝囊内壁粘连,形成难复性疝。当疝带无法有效控制时,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手术原则与年轻人相似,主要步骤包括高结扎、切除疝囊、缝合内环,并修复薄弱的腹壁。但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解剖病理变化及可能伴随的全身器官功能疾病,手术方法和评估需做出相应的调整。术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抗病能力,并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
目前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Bassini法、Mc Vay法、Halsted法、Shouldice疝修补术以及无张力疝修复。其中,Shouldice疝修补术虽然在医院复发率较低,但考虑到老年患者的腹横筋膜退化,抗张强度减弱,使用该方法可能增加修复失败和复发的风险。无张力疝修复则通过加强腹横筋膜强度,使腹股沟后壁更牢固,特别适合老年患者。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老年腹股沟斜疝需要特别注意。例如,腹股沟滑动性疝多见于病史较长的老年患者,其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损伤主要血管。对于腹股沟巨型疝,手术方法主张整体修复,不需要切除疝囊和强制分离粘连的疝内容物。
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病程以及伴随疾病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是理想的选择,但在某些情况下,疝带也可以作为临时或辅助治疗方法。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3)并存疝的处理:
腹股沟斜疝在老年人群中虽属常见,但考虑到Hesselbach三角区的脆弱性,直疝的发生亦不容忽视。更为复杂的是,腹股沟直疝与斜疝可能并存,据文献记载,其发生率高达4%。在横断疝囊后,需将食指伸入疝环至腹腔内,此举旨在明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并探查Hesselbach三角区的坚韧度,寻找可能的筋膜缺损及隐藏的腹膜突出。一旦确认并存疝的存在,处理策略需更为精细:在还纳直疝囊后,需进一步分离并横断斜疝近侧囊,将两者合并,随后进行高位结扎。
(4)复发性疝的手术治疗策略:
复发性疝再次手术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常规疝囊高位结扎虽常采用钱包贯穿缝合,但这对于老年复发患者可能并不适用。由于老年复发疝的内环口较大,钱包缝合难以收紧,容易撕裂腹膜。建议采用疝囊颈重叠床垫缝合的方式关闭,以缩小疝囊口并牢固结扎。为了加强内环口,应在腹内斜肌下缘与腹横筋膜处缝合2至3针。若腹股沟区组织缺损严重、修复困难,应从生物力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出发,选择无张力疝修复。
(二)预后情况:
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中,需要特别控制疼痛、心力衰竭和感染。其中,肺部感染对老年患者的术后威胁尤为严重。肺部感染不仅可能导致疝气复发,还可能危及生命。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鼓励老年患者术后采取早起或半坐姿势,而不是平躺,以便更好地恢复。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加强深呼吸锻炼、定期拍背排痰以及适当保暖等措施,均可帮助老年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