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PR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一、中医治疗
气虚感邪
治疗原则:益气解表,散风祛邪。
方药:采用参苏饮加减。药材包括人参、苏叶、葛根、前胡、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桔梗、木香、羌活和独活。
方义分析:此方剂中,人参、甘草、茯苓补气祛邪;苏叶、葛根、前胡用于疏风解表;半夏、桔梗可宣理肺气、化痰止咳;陈皮、木香用于理气和中;羌活、独活则散风寒祛邪。
加减:平时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可加防风、黄芪、煅牡蛎以益气固表。若痰较多,则加紫婉、杏仁以化痰止咳。
二、阴虚发热
治疗原则:滋阴解表。
方药:选用玉竹、生葱白、桔梗、白薇、淡豆鼓、苏薄荷、烤甘草、车齐草、海桐皮和红枣等药材进行化裁。
定义分析:该处方中的药材具有滋阴益液、解表宣肺、止咳利咽等功效。白薇凉血清热,解渴;配合各种药物,达到滋阴清热、解表出汗而不伤阴的效果。
加减:如口渴明显,可加沙参、麦冬养阴生津。热毒盛者,则加公英、地丁和牡丹皮以清热解毒。
三、西医治疗
对于无并发症的预激综合征,如体检心电图发现但无其他症状,则不需要治疗,但需要定期观察。
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1. 药物治疗发作期:
对于心室预激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特别是频繁发作并伴有血流动力学变化和症状的情况,应立即药物治疗。
对于顺向型(前传型)房间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详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对于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治疗,紧急治疗的紧迫性取决于心动过速时的心室率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若伴有严重低血压等血流动力学不良情况,应选择电复律。如血流动力学状况良好,则可先尝试药物治疗,选择能延长房间旁路的不适应期和抑制其传导功能的药物,如普罗帕酮(心律平)、普鲁卡因胺或胺碘酮等。
以上内容对原文进行了深入理解和流畅的表达,同时保持了原文的风格特点。对于预激综合征的治疗,我们首先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机制,这是一种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导致的心律失常。
针对急性发作的情况,静脉注射胺碘酮是一个常见的治疗手段,其剂量为每次3mg/kg,用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速度为15~20mg/min。如果10至15分钟内无效,可以重复一次,但总量不得超过9mg/kg。宋有城的报告中提到,静脉注射胺碘酮的平均剂量为455.8mg(范围在150至900mg之间)。值得注意的是,静脉注射胺碘酮后可能出现心室率增加和血压下降的情况,这可能与药物引起的低血压效应有关,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进而促进旁路传导的加速。
除了胺碘酮,还有其他药物可以选择。氟卡尼的剂量为1~2mg/kg,可以用5%葡萄糖液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或0.2mg/kg持续静脉滴注。奎尼丁虽然对心房颤动的转复效果很好,但口服转复速度较慢。利多卡因对于WPW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者也具有一定疗效,但需要注意旁路前传不应期短的患者不宜使用。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毛花苷C(西地兰)、维拉帕米(异格定)应被禁用,因为它们可能对旁路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间歇性发作的预激综合征患者,如果心动过速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症状不明显,可以自行恢复,那么无需特殊治疗。但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其他诱发因素。如果出现房性期前收缩和其他症状,应使用普罗帕酮(心律平衡)和美西律(慢心律)进行纠正。对于预激综合征和心动过速发作频繁的间歇性患者,应长期服用有效的药物的维持量,防止复发。目前大多采用射频消融,成功率可达95%以上。
当药物治疗无效或心律失常加重或病情发展危重时,应考虑同步直流电心脏电复律。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在选择药物困难时,以及由快速心律失常引起的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情况。复律后仍需用药物维持。
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预激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方法,其自1987年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功。该方法适用于有症状的持续性房间折返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无法忍受的情况。
类别II的心律失常患者,正处于电生理检查或消融治疗的旅程中。其中,房间折返性心动过速以及心房颤动伴随旁路前传导致心室率过快的患者,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些自发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异常心电图表现,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重要活动,还深刻影响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公共安全。
对于那些心房颤动伴有旁路前传但心室率不快的患者,以及有家族心源性猝死史的患者,同样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治疗。
对于类别III的房间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药物治疗是他们的首选。他们更愿意长期服药,而不是选择消融控制心律失常。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都是首要考虑的。
射频消融,一种通过低能量射频电流进行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展现出了高度的安全性。治疗过程中,无需直流,避免了明显的心肌热损伤。无需全身,没有气压损伤,大大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射频消融通常不会引起心肌损伤,也很少诱发心律失常。即便需要多次、多部位的治疗,患者也不会感到疼痛和异样。
射频消融的成功率极高,达到90%以上。而术者的经验,对于手术的成功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多条旁路消融和单条旁路消融的成功率分别达到了93.1%和96%。左右两侧的旁路治疗也有其特定的成功率,左侧旁路治疗成功率高达99.1%,右侧旁路治疗成功率也有97.5%。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射频消融的有效性。
射频消融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射频消融旁路治疗预激综合征的复发率在1年内为1%至9%。但即使复发,再次进行射频消融治疗仍然有很大的成功率。隐匿性预激在射频消融治疗失败病例中占到了34%。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导管射频消融失败的情况,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至于预后,短P-R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综合征伴心律失常。这些患者的预后一般较好,但若是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必须给予积极及时的治疗。因为短P-R伴心律失常的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室颤动或猝死。这种恶性心律失常可能由室上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室内心动过速引发。尤其是心房颤动在预激过程中容易出现快速心室反应,当R-R间期小于或等于250ms时,心室颤动的风险增加。对于短P-R间期综合征的鉴别和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