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本文所探讨的是一般肺炎的治疗策略。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及全面综合措施。从整体角度出发,重视护理,确保患者充分休息,获取足够的营养及液体。积极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包括镇静、止咳平喘、强心、输氧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对于轻度的支气管肺炎,通过适当的治疗,多数能在门诊或家庭环境下迅速康复。采用中药的宣肺清热化痰法或抗生素治疗,通常在一到两周内就能见效。对于年龄较大、病情较轻的患儿,可以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对于危重患儿,我们需要高度关注缺氧、中毒性脑病、心力衰竭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并给予适当处理。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和环境控制同样重要。我们需要为患儿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耐心护理,使其精神愉快。同时要保证患儿的休息,避免过度治疗。室内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对于烦躁不安的患儿,可以适当给予镇静剂。

饮食也是治疗的一部分。我们需要维持患儿足够的入量,提供流食如人乳、牛乳、米汤、菜水、果汁等,并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对于病程较长的患儿,我们还需要注意加强营养,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在抗生素疗法方面,我们应尽量在取得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后,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细菌性肺炎,通常先用青霉素治疗。如果不见效,我们可以改用其他抗生素。对于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和新生儿期的感染,我们有特定的治疗方案。在使用抗生素时,我们需要确保使用到体温恢复正常后5-7天,避免过早停药或滥用抗生素。

我们还可以采用抗病毒疗法和中医疗法。如考虑病毒性肺炎,可以尝试使用三氮唑核苷进行雾化吸入。对于普通型肺炎和重型肺炎,我们分为两大类型施治,并注意合并症及肺炎恢复期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证治的不同情况。普通型肺炎表现为高热、咳嗽有痰、轻度喘憋等症状,治以宣肺清热化痰法。而重型肺炎则表现为气(营)血两燔或热入营血等症状,需要清宣肺热、平喘化痰或清营解毒治疗。

处方赏析:银花、连翘、生地等草药相互搭配,每日服2至3次,以治疗重症肺炎。针对不同类型的重症肺炎,可以随证选加如钩藤、生石决明等药物以增强疗效。

在并发症的证治方面,重型肺炎容易出现正不胜邪、气阳衰竭的证候。此时应中西医配合治疗,临床常见并发症包括毒热内陷和正气衰竭等。针对这些并发症,处方如三甲复脉汤和生脉散等可随证加减。

肺炎恢复期,病邪虽减,但气阴耗伤,余邪未尽。此时需养阴清热,常用沙渗麦门冬汤加减。若有余热未清,则可用泻白散加减。针对症状如低热、咳重、痰多等,可随证加用相关药物。

在对症治疗方面,包括退热与镇静、止咳平喘、输氧和心力衰竭的治疗。退热可先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冰枕等。止咳平喘需清除鼻内分泌物,有痰时用祛痰剂。提高室内相对湿度和多给患儿饮水也有助于缓解咳喘。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输氧和采用雾化吸入法。对于出现心力衰竭的患儿,除一般处理外,应早用强心药物。

对于治疗西地兰(毛花丙甙),我们采用首剂半量(约30~40μg/kg),时隔4至6小时后再以四分之一量给予,总共两次,以达到洋地黄化的效果。在注射钙剂之后,需要等待6至8小时后再使用洋地黄类药物。

腹胀的治疗也有多种策略。首先可以尝试使用稀释的肥皂水(约2%)进行灌肠,并留置导管排气。若效果不佳,可以使用新斯的明,每次0.03~0.04mg/kg肌肉注射。对于过度腹胀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胃肠减压法,抽出胃肠内的气体和食物。酚妥拉明与5%葡萄糖混合后静脉注射也有良好效果。还可以尝试使用某些中草药如复方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药物。

对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除了积极治疗肺炎、纠正缺氧和酸中毒等,我们还应注意补充体液,大约为每日70~90ml/(kgd)。可以使用潘生丁或肝素等药物。

在液体疗法方面,一般肺炎患儿可以通过口服保持液体入量,但对于不能进食的孩子,我们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总液量控制在每日60~80ml/(kgd),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调整。对于高热、喘重或微循环功能障碍的患儿,由于不显性失水过多,我们需要适当增加总液量。在输液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控制速度和总量,以免影响孩子的休息和体位变化。我们还需要关注孩子的电解质平衡,如钙、钠、钾等。

在激素治疗方面,一般肺炎不需要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但在某些情况下,如中毒症状严重、支气管痉挛明显或早期胸腔积液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激素。使用激素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5天。

我们还可以采用物理疗法来帮助孩子恢复。对于肺部罗音经久不消的患儿,我们可以使用光疗、电疗等方法。对于迁延性患儿,我们还可以使用背皮肤受或芥末湿布敷胸背等方法。

我们还需要关注肺炎的并发症,如腹泻、呕吐、腹胀、肺气肿等。对于较严重的并发症如脓胸、脓气胸、肺脓肿等,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上一篇:右侧乳房有一个可以移动的硬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