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胰腺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儿童急性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易怒,严重上腹痛,伴有顽固性恶心呕吐、腹泻,偶尔出现血便,脐周上腹有压痛。
一、临床症状
1. 腹痛腹胀:儿童急性炎通常是突发性中上腹和脐周剧烈腹痛,腹痛迅速扩散至全腹,持续24~48小时或阵发性加重。孩子可能会因腹痛而辗转反侧,或向前弯曲以减轻疼痛。早期可能出现腹胀和腹膜刺激症状,有时可能因腹胀等临床表现而被误诊为肠梗阻。
2. 恶心呕吐:儿童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无法缓解,进食会加重腹痛和呕吐。
3. 消化道出血:可能出现呕吐物呈咖啡色或大便潜血阳性,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呕吐血或大便血。
4. 腹泻:由于胰液无法进入十二指肠,导致消化功能受损,部分孩子可能出现严重腹泻,主要排出大量未消化的食物。严重炎可能有大量酶渗出物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功能障碍。
5. 发热:急性炎患儿常有发热,早期即可体温升高,但通常不会超过38.5℃。
二、腹部体征
1. 压痛:炎孩子的腹部体征主要表现为腹部压痛。压痛通常位于上腹部或全腹部。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出现背部压痛或敲击痛。
2. 腹膜刺激:腹膜刺激的严重程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含胰酶的血液渗出物刺激腹膜是引起强腹膜刺激的主要原因。
3. 肠蠕动减弱或消失:由于腹腔内渗出物的刺激或周围的炎症,肠道蠕动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肠蠕动减弱或消失。
4. 移动浊音:如果腹腔内积液增加,可能出现移动浊音。
5. 上腹部饱满或肿块:炎可能导致上腹部肿块的出现。
三、胰外器官损伤的临床表现
1. 呼吸系统:急性炎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粘膜和甲床发绀。
2. 循环系统:心功能不全可能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
3. 肾功能损害:补液充足时,少尿或无尿是肾功能损害的表现。
4. 胰脑病:儿童可能出现易怒、精神异常、嗜睡、妄想、胡说八道、严重昏迷等胰脑病症状。
5. 糜烂性胃炎:低氧血症可能导致胃粘膜屏障减弱,引发胃粘膜糜烂出血。
6. 黄疸:黄疸可能由肝脏中毒损伤引起,表现为双眼结膜或全身皮肤发黄,程度可能不同。
急性水肿炎通常是自限性的,预后一般较好。更多详细症状及体征请见表1。皮下广泛出现出血点或片状瘀斑,特别是在浅表注射部位、四肢挤压处(如血压带压迫部位)或消化道出血时,这可能是DIC的征兆。
关于各类主要表现:
(一)水肿炎: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且这种疼痛常常是持续性的,伴随着恶心呕吐。呕吐物通常为食物、胃和十二指肠的分泌物。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而腹部的唯一体征则可能是上腹压痛(通常在脐周或稍左)。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局部肌肉紧张。
(二)出血坏死炎:这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病情,全身症状危重,患者可能会烦躁不安,接着出现低血压、休克、呼吸困难以及少尿或无尿等症状。腹痛剧烈且与腹痛体征不一致。在脐周及脐上部位出现压痛及腹膜刺激征。还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症状,即在脐部或腰部皮肤上出现紫色肿块,这被称为Cullen征。胰液溢出可能穿透腹部和腰部肌肉,分解皮下脂肪,导致毛细血管出血,形成Grey Turner征。
关于诊断:
1. 临床症状:此病症多发生在4岁以上的儿童身上,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和腹部压痛。
2. 淀粉酶测定:是主要的诊断依据。正常儿童的淀粉酶值在Somogyi比色法测定下低于64单位,而急性炎患儿可能高达500单位或更高。血清淀粉酶在发病3小时后开始升高,24至28小时达到峰值。尿淀粉酶的变化较慢,受肾功能和尿浓度的影响,诊断的准确性不如血清淀粉酶。但需注意,其他急腹症如肠穿孔、肠梗阻、肠坏死等也可能导致淀粉酶升高。
3. 血清脂肪酶测定:在发病24小时后升高,并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可作为晚期患者的诊断方法。
4. 腹部穿刺:对于严重的腹膜炎病例,如果其他诊断方法无法确定原因,可以进行腹部穿刺。根据渗出的性质和淀粉酶的测定结果来辅助诊断。
5. B超声波检查:对水肿性炎及后期并发性囊肿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除此之外,轻度水肿病例可能仅有上腹压痛,这是腹部的唯一体征。除腹胀外,还可能出现肌肉紧张和脐部或腰部皮肤蓝紫色等症状。
病理变化包括水肿炎和出血坏死炎两种类型。水肿炎约占80%至90%,主要表现为水肿、充血和体积增大;而出血坏死炎则表现为病变急剧、缺血、出血或坏死等。在发炎的过程中,胰岛细胞也可能受损,影响糖代谢,可能并发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