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返流性胃炎是怎么引起的

胆汁反流性胃炎:成因深入解析

胆汁反流性胃炎这一综合征的出现,首先必须具备幽门功能丧失或关闭不完全的前提。在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手术后,胆汁可直接返回胃内。即便没有手术史,十二指肠内容物也可能因幽门关闭不完全而逆流至胃,引发返流性胃炎。胆囊切除术后,由于储存胆汁的功能丧失,胆汁继续流入十二指肠,如幽门关闭不严,同样会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

单纯的胆汁直接接触胃黏膜通常不会造成损害。胆汁中的胆盐与胃酸结合,能增强酸性水解酶的活性,破坏溶酶体膜,溶解脂蛋白,破坏胃黏膜的屏障。这导致H+逆向扩散,进入粘膜和粘膜下层,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进一步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最终引发胃黏膜炎症、侵蚀和出血。当胆汁与胰液混合后,胆汁中的卵磷脂与胰液中的磷酸酶A产生的溶血卵磷脂,如反流至胃内,同样会损害胃黏膜屏障。

胃泌素能够刺激胃黏膜细胞增殖,增强其对H+的屏障作用。然而在BillrothⅡ胃切除术后,胃泌素分泌减少50~75%,这可能是该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胃切除术后胆汁进入胃内是一种常见现象,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症状。其病因还可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胃排空障碍:返流液在胃内停留时间长,pH升高,导致残胃中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更易生长。这些细菌可能使胆盐游离,引发胃黏膜炎症,从而出现症状。

2. 胆酸成分变化:胆酸成分正常的人通常无症状,而去氧胆酸明显增高者常有症状。

3. 细菌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或假单胞菌的存在可能与症状有关。使用强霉素可以缓解症状。

4. 胃液钠浓度:胃液中钠浓度超过15mmol/L的人易发生胃炎,而钠浓度低于15mmol/L的人则无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成因复杂,涉及到手术、胆酸成分、细菌以及胃液环境等多个因素。深入理解这些成因,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教你如何预防流产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